辛辛苦苦码字,阅读量还不如"口水文"。
分享的全是干货,但是读者直接“太长不看”。
…...
难道真的是快餐时代,娱乐至上,大家都不需要严肃知识了?
可是,你看“丁香园”、“果壳”等科普平台,还有经济学家薛兆丰、法学教授罗翔等个人大IP,动辄百万粉丝。
所以,“干货”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的“干货”,没有得到认可。
为什么我们替“干货文”打抱不平?是因为我们总觉得相对于“口水文”,自己提供了更多的“价值”,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像极了:营销人员认为自己产品很好,市场却不买单。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开写作和销售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是期望通过说服别人,来达成自己的目标嘛。
所以,为什么我们写的“干货文”不受欢迎呢?
因为我们明明期望的是销售的结果,却没有在写作中,体现出销售的思维。
那么,如何用营销的思维来写作呢?
【美】克里斯托弗·莫林&帕特里克·任瓦兹所写的《销售脑科学:洞悉顾客,快速成交》(下文简称《销售脑科学》)给了我很多启发。
在这本书中,通过介绍原始大脑的工作原理,让我们理解说服的复杂过程,总结出说服原始大脑的6种刺激,4个说服步骤,6个说服元素,7个说服催化剂。
作者通过大量神经科学成果,提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
“主导说服过程、影响购买决策的是原始大脑(处于进化过程的早期阶段,主管人类本能的、关乎生存的行为)而不是理性大脑(较新进化的认知层面)。”
这让我醒悟:我们把“干货文”写得干巴巴,就是因为太相信理性大脑了,而忽视了原始大脑的强大威力。
尤其是原始大脑的“切身”、“可感”、“情绪”3种刺激,如果能好好运用,我们的“干货文”也可以很吸引人。
NO.1「切身」——你的读者是谁?
“切身”就是写与读者有关的内容。
“人类从根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会最先关注影响自我的事物。”
——《销售脑科学》
人的注意力有限,我们都更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我们在腹诽别人没眼光时,想一想“冬奥会顺利举办”跟“你加薪1万元”哪个更让你激动呢?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文章有阅读量,我们首先要问自己:
NO.2「可感」——你的读者,能够轻松get到你的点吗?
“想让人觉得事物可感,在提供信息时就要避免让受众消耗太多脑力。”
——《销售脑科学》
所谓“可感”,就是要把复杂信息简化,让读者在读文章时,感觉轻松、流畅。
有很多人说是因为直播和短视频,让我们有了阅读障碍症,不能进行深度阅读思考。
其实知识性学习本身就是反本能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从中得到乐趣的人永远是少数。
我们的原始大脑一直好逸恶劳——追求用最少的能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只是现在,我们的信息源太多,有了更多选择而已。
《销售脑科学》中指出“任何事物在进入原始大脑的最初几毫秒内如果显得过于复杂,就可能被大脑的其他部分拒绝。”
也就是说,如果你提供的信息太复杂,原始大脑作为审核员,直接PASS,理性大脑根本没有机会进场。
那么,如何做到可感呢?作者给出了3种方法:
(1)使用类比和隐喻。
比如医学科普,把大脑比做我们的电脑的CPU,用“小糖人”来提醒我们,糖尿病已经呈年轻化的趋势。
(2)使用人们熟知的术语、模式和情况进行解释。通过引向已有的知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
比如我们对营销人员讲从“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跟写作者就可以讲“作者思维”到“读者思维”,跟孩子就可以讲“你想吃苹果,我却非要给你买香蕉,你会觉得开心吗?”
(3)去除抽象内容,提供切实的证据来证明你说的话。
比如,介绍自己时,把“写作爱好者”,换成“3年写了100万字”。
具体到写文上,我们还可以从很多细节,让读者更轻松,比如:逻辑线清晰、用小标题、漂亮的排版、重点加粗等等。
NO.3「情绪」——先打动心,再说服脑
写作者,往往有自己的态度,我们的读书社群里,就经常听到大家讨伐“谁谁谁又在靠贩卖焦虑赚钱”了。
戳人痛点,总感觉不是君子所为。
追热点,写段子,迎合读者,也感觉太没品。
结果,就是摆事实讲道理,写出没有“人味儿”的文章。
李诞在奇葩说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都是一些聪明的头脑,在这里舞弄一些很高级的概念,但是你们还记得他们说过什么吗?我们最终记得的就是黄执中和颜如晶关系不错,肖骁和他妈妈关系时好时坏……”
人归根到底,是情感动物,正如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所说:“我们不是能够感觉的思考机器,我们只是偶尔能思考的感觉机器。”
我们去挖掘痛点也好,描绘出直击人心的场景也好,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走进读者心里,理解他的需求,提供他要的内容。
我懂你的痛,我理解你的情绪——这未尝不是一种“慈悲”呢。
大米先生有一个“每周3,上新菜”的活动,是让顾客扫码留言想吃的菜,上榜率最高的就可以推出了。
在动不动就扫码互动的时代,这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但是活动海报上有这样一句话——“想吃啥?跟我说!”
吃大米先生的,一般都是工薪阶层,大家可能并不经常做饭。
这句话,短短6个字,让人想到家里的亲人,想到记忆中最想吃的那盘菜,触动我们扫码留言。
我们要想说服别人,不能只有理论、方法,也要有场景,有温度。
先打动心,再说服脑。
克里斯托弗·莫林&帕特里克·任瓦兹在《销售心理学》这本书中一再强调:“说服不是由理性大脑控制的,而是由原始大脑主导的。”
在我们用理性大脑来输出干货的时候,千万别忘了:
以“切身”来吸引读者;
以“可感”来留住读者;
以“情绪”来打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