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哪个多子女就是福气的年头里,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母亲显得有点与众不同。
因为只有母亲一个子女,我的外婆就格外用心的养育和教导母亲,在哪个重男轻女的世界里,硬是坚持让母亲上学读书,她自己含薪茹苦帮别人做鞋底、衣服,或者是买自己种植的疏菜等农产品,一点点挣母亲上学的费用。母亲也不负她所望,读完小学,又考上了镇沅县第三中学。读完成中学的母亲有感于外婆的艰辛的不易,在读完了初中三年之后,就没有再去读书。
但母亲的学习成绩很好,自学的尽头也足,在家里务农的她向读高中的同学借书来自学。因此初中毕业的母亲,其实是有高中的知识。在我们哪个贫穷又落后的小山村,可以说是出类拨悴的人才了。当时的山区人民教师非常缺乏,当地政府听说了母亲的大名,上门找母亲去做代课老师,母亲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欣然前往我们光山村小学代课,这年母亲 17岁。
在母亲的4年代课生涯里,她把她自己所学知识倾心相授,在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拿着微薄的薪水,也豪无怨言。
话说在当时流行一句话,“吃菜要吃白菜心,嫁人要嫁军”。当时20岁的父亲,刚刚从北京退伍回家务农,在外面见过一些世面的父亲,一眼就瞧上了在当时长相漂亮、又有学识、聪明能干的母亲。当时父亲也是上过初中的,在外当兵的几年,可以说是走南北,哪气质不是常人能够比的。帅气逼人的父亲是哪么的风度翩翩,气质出众,一下子就击中的母亲的少女心,两人甜蜜的恋爱了。
按照母亲后面的说法,其实我外公和外婆当初是喜欢父亲的,因为和爷爷奶奶交好,还在父亲当兵的时候就有了这个意思,但是后来看见退伍回来的父亲,在当兵中患上了腰痛的毛病。把独生女儿嫁给这么一个“病猫”,担心母亲会吃苦头,当时就不怎么喜欢父亲,况且父亲不懂得哄老人开心,说话又直接,不懂得迂回曲折。最主要的是当时谁娶我母亲哪是要当上门女媳的,外公外婆希望找个身体强壮的青年人。虽然外公外婆的心理有点别扭,但父亲还是上门当了不讨喜的女婿,用他的聪慧和勤劳改变这个家,一年之后有了我这个丫头。
话说怀我的时候,母亲还坚持代课,直到要生我才不得不辞职回家。时隔两年,又有了妹妹,隔了五年,又有弟弟。家庭人口的增加,经济负担加重,在家务农的父亲和母亲两人再次同意和平乡政府的邀请,父亲同意去当代课老师,母亲答到区公所做计划生育工作,后来又担任文书一职(其实当时区政府是要母亲到区上的,但母亲考虑到外公外婆无人照顾,没有答应),直到我初中毕业。
在区公所的母亲,做计划生育工作时,因为当时贫穷物质文化、导致人们思想还很落后,母亲就在哪个交通非常落后的年代,硬是靠着一双脚,走遍辖区内大小村寨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后来担任时文书,所做的工作却不止文书工作,因为别人只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区公所,还回家务农,而母亲是先做好区公所的事情,才利用五分之一的时间帮助外公、外婆和父亲打理农活,多数时间她都驻扎在区公所,让老百姓随时在区人所找得到人办事。另外母亲经常发挥她的雷锋精神,经常是哪家有困难到哪家,出钱出力帮助别人解决家庭困难,或者是哪家有纠纷,作为一个女人,她都敢一个人就冲上去劝解,做思想工作,甚至是拉架。
因为母亲做事认真,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工作成绩很是突出,多次受到上次领导的好评,也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爱戴。曾记得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要上报新种水稻品种亩产量,当时区公所的人全部都回家了,只有她一个人,她豪不犹豫的就拿去镰刀、扛起拉槽到农户家农田里,一个人收割稻谷。在背着稻谷回百姓家里的时候,不小心一脚踩空,整个人摔翻在田梗上,胸部恰好的担在田梗边的一个石头上。一下子晕了过去,等到做农活的老百姓发现了母亲,把她背回区公所,母亲竟然还坚持着做完报表,才座着拖拉机到区卫生院打针吃药,她还是不肯住院治疗,打完点滴拿着药和医生开的几天的点滴了区公所。一边工作,一边吃药、打针。就因为这样,落下了病根,胸部经常疼痛。有时候疼的晕了过去。
在我读初三哪年,经常动不动疼的晕过去的母亲,不得不到县医院进行检查,医生无法做出诊断,父亲逼着无法放下工作和家庭的母亲,领着她到市医院检查。被医生无情的告知母亲患上了肝癌 ,顿时全家陷入愁云惨雾之中。但乐观的母亲并没有被病魔南倒,一边辛勤工作、操持家务,一边耐心教育我们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改变生活。
我们三个小孩上学的费用不断增多,因为我考上大理城乡建设学校,妹妹考上了思茅师范学校,弟弟眼看着要上初中。家里的经济更是捉襟见肘,母亲和父亲经常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帮别人做点事情挣学费。曾记得我读中专第二年,区公所以母亲身体不好为由,辞退了母亲。因公受伤的母亲,即没有向区公所要求报销医疗费,也没有说“正因为我身体不好,做不了农活,区公所文书的工作我完全能够胜任”这样的话,而是服从安排,回了家。回家务农的母亲还担任不拿公家钱的妇女主任,还入了党,不拿国家公资,却积极向国家交费,就是母亲这样的傻人。
家庭正是需要钱财的时候,利用假期不上学的时间,母亲和父亲跟着一个亲戚到深山里代木材,在山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当时署假的我也跟着去凑热闹,看到身体孱弱的母亲抬着哪么粗一根木头,不由心下酸楚。父亲更是把自己体能发挥到了极致,能扛多少木头就扛多少,本来腰痛一直没有好的父亲,病情更是加重了。
到了父亲上课的时间,母亲就一个人跟着亲戚打工,到者东镇六林厂看地,一个人住在简易窝棚里,胆小的母亲竟然变得非常的勇敢,一个人在深山里一呆就是两个月,我曾经到过母亲的简易窝棚,非常简陋。为了给我们省学费,母亲也没有积极治疗,而是从医院开了针水、药品回家,或者是拿一些草药吃硬撑着,吃得也非常不好,自己吃蔬菜,把好吃的留经我们吃。她和父亲穿着多层补丁的衣服,却把我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她说女儿要富养,她继承了外婆的心灵手巧,克服困难购买了一台缝纫机,从市集上面购买了布料回来,给我们做衣服。母亲做的衣裳款式新颖,美观大方,经常会有同学问是在哪里购买的。我骄傲的说,是我母亲亲手做的。
母亲最难得就是夹在一向不和的父亲和外公外婆之间(父亲总是改不了说气话的毛病,外公和外婆总是固执,看不惯父亲有点小资本的作派),小心维持着家庭关系,一面想尽了办法哄两个老人和父亲的开心,一面努力营造家庭团结友爱的氛围。让我们从小感受到来自于外公外婆关爱,和她们浓浓的父爱、母爱。而父亲、外公和外婆三人虽然不时碰撞出火花,不停的吵个不停,却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这个家庭,共同为我们上学读书而努力奋斗着。
是“要把我们抚养长大、好好读完书”这样的信念支持着母亲,不顾着病痛折磨,省吃俭用坚持到底。看到母亲和父亲这样子辛苦,多少次我想放弃学业,是母亲和父亲的不放弃和坚持让我和妹妹顺利读完了书,而弟弟只读完初中就缀学回家。
母亲是平凡而伟大的,我为有这样母亲而自豪。是母亲让我养成了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勤学苦学的习惯,是母亲让我养成了做事认真的品质,是母亲让我树立了做人首先要做一个好人、与人为完善的坚韧品格。
有这么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正是勤劳善良的母亲和父亲负重前行,才有了我美好的今天,感谢母亲、父亲的无私大爱。
我会永远记住母亲的大爱,勇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