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Day395:《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三)

专题: 读书 简友广场 想法
作者:美人爱茶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4-01 17:39:54  阅读:195   网上投稿

【今日读书】

书名:《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学》第61-104页

作者:【日】稻盛和夫

版次:东方出版社

【用时】35分钟

【读书有得】

1.针对青少年问题,首先要考虑:“为了塑造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应该做什么?”基本的就是教育孩子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忍耐、勤奋,这三项是塑造我们心灵所必不可少的。”

2.“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是释迦牟尼在2500年前就倡导的,目的在于塑造人格,引导人们踏入悟境。我相信,不管是否信仰佛教,这四条作为普通人的生存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实践。

3.虽说每个人走过的各自的道路,到达人生的终点,但不管哪种道路,都是“造物主为了磨炼人性而赐予的道路”。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

4.“出人头地、追求成功可以,想过一个潇洒多彩的人生也可以,但是,那都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人生的目的在于塑造高尚的人格。”我觉得,最好在十二三岁,孩子树立人生志向的时候教给他这个观念。

【今日感悟】

1.《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分天地,事物分阴阳,辩证法也讲一分为二。那么,问题来了,教育为什么只能用“赏识”一种方法呢?成长中的孩子怎么可能只有一种特性——优点呢?造物主用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润泽人间,小树经历风霜雪雨洗礼成长,这不是自然规律吗?教育,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有用的就是有效的。

2.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学就是关系学,有道理。但如果据此认为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仅仅有“喜欢”一种,那师生之间的故事也便千篇一律了。孩子和老师之间有更丰富的情感交流,亲其师固然会信其道,尊其师也可以信其道,赏其师更可以信其道。教育有滞后性,老师对学生的付出和影响也许在多年之后才会产生结果,孩子对老师的情感也许在多年之后才会有回应:“如果不是你,我……”只要老师认为对学生的付出值得,那便问心无愧啦。

3.把课教好,把人育好,就是最大的师德。老师要把心量放宽,须知成长是终生的事,你扶学生的这一程,自己尽心尽力了,就无憾。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