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芬芳》,在“得到”读的独家首发电子书,只有几万字,半天就读完了。
书名包含了着作者的名字,也反映了作品的内容,这是作者杨本芬自传性的小说,主人公陈惠才的际遇,基本就是她自己的经历。和《秋园》的风格一致,作者就是平平淡淡地讲述,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华美绮丽的文字,记录着她自己生命中的“大事件”,讲述着那一代人的故事:下放、成分、落实政策、分配……(一连串需要解释的词语)
惠才是个勤劳的农家女孩,有些文化,还上了中专,只是因为“出身”不好,还没毕业就被迫走向社会,但是这个社会并不给她活路,成绩、品行都优秀的她却遭受了下放的命运。她不甘心,流落在异乡,前途渺茫。在一筹莫展之际,惠才在朋友那里结识了吕医师,为了能够继续读书,她和“吕”结了婚,开始了一段平淡而奇特的钻石婚生活。
而她在结婚后才发现,丈夫“吕”似乎是个怪人,对外人好,对她自己,以及后来的子女,却从来不放在心上。“他不骂人、不打人、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更不会和别的女人搞暧昧。只是他那种冷漠的性格,实在让人无法忍受”。作者将这种性格归结于单身生活久了,不适应有个家。这样的说法,刚结婚时还说得过去,孩子都出生了几个,他还是对外人比对家人好几十倍,让人不能不怀疑这实际是他心理上的缺陷。并不是他不懂人情世故,外人来家里作客,他会拿出零食招待;为了帮惠才安排工作,他也会偷偷地去走后门;年轻时他的宿舍里挂着护士的衣裙,说明他并不是个招人厌的书呆子或者性格孤僻。但是他就是无法对家人产生强烈的情感,有一次他拿出全家的肉票定量和过年省下的墨鱼招待了几个下乡时结识的老乡,却没有给自己的女儿喝一口汤,不是因为他要省下来招待客人,而是压根儿没想到这件事。
试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做个并不准确的解释,用一个流行的词说,吕的“怪”又是“原生家庭”惹的祸。吕从小被送了人,直到十岁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他的养父母对他很好,却因为家有薄产而定成了“地主”成份,双双投水自尽,亲生父母怕吕连累到他们,只给了他一缸子(又一个需要解释的词)米就打发了他。这些经历让他对家庭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抗拒和厌恶,也阻断了他表达亲情的能力,只想远远的躲开。只有那些略带虚荣的举动、那些不是亲人的人,才能让他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惠才大概六十年后也没有想通,当初他为什么要跟她结婚。我觉得,除了吕确实喜欢惠才,还有一个连惠才都忽略的事实是,当时吕实际是把惠才当作“外人”的,因此他才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她。一旦成了“家人”,反倒立即成了疏远的对象。也许最后吕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在他八十八岁的时候,已经八十一岁的惠才撒娇般问他:“假如真的有下辈子,我是说假如,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他坚定地回答“不愿意”。这个“不愿意”会不会包含着多年以来辜负了惠才的付出而产生的悔恨?也许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作者在最后写道:“她有她的伤痛,他有他的伤痛。悲惨孤独的人更宜相爱,他们本该相爱的。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年已耄耋的她以为自己看透了生活,看透了丈夫,其实她才是没有放下的人,她一直在等着吕清清楚楚地给她说一声“对不起”。书名深深地透露着这种不甘,“我本芬芳”,后面大约连接着“奈何未放”、“奈何凋零”……?就连文中的称呼,一个孤零零的“吕”字,包含着深深的冷漠和排斥。而“吕”在说“不愿意”的时候,他其实是在说“对不起,这辈子给你添麻烦了,如果有下辈子,我不想再拖累你”,只是心中仅余的虚荣让他开不了口说。
这本书其实很难归类,作者既不想表达什么思想,也不是要树碑立传,只是一个老人在絮絮叨叨地说着往事,就好象每次去探望妈妈,她都会说爸爸一下乡就是几个月、姐姐把哥哥的新鞋扔进河里、我吃下了一颗图钉惹得全家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