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一个人越努力,人生越自由!

专题: 百态人生 职场菜鸟成长记 人生百味 简友广场
作者:魏晋寒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3-27 17:51:45  阅读:163   网上投稿

文章作者‖魏晋寒

原创文章‖0008

关键词‖人生边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有了“人生为笼”的感悟。

也就是说,人生就像是一只可大可小、形状各异的牢笼,禁锢着我们的身体、能力、情绪、思维、认知……我们唯有不断开拓牢笼的边界,才能渐渐舒展自己的身体,挥洒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灵动和自由。

听到这里,很多读者一定会反驳和质疑:“晋寒啊,你的观点是不是有些悲观呢?人生难道不是自由、阳光、浪漫、充满希望的吗?怎么会像是一只牢笼呢?

为了避免理解上的误会,我必须强调一下:人生为笼的重点并不在于被动禁锢,而在于主动开拓;重点也不在边界限制,而在于自我丈量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朋友A说:“我女朋友说,我是一个内向且又有些小幽默的人。”

朋友B说:“这项任务我完成不了,或许是因为我专业能力不足。”

朋友C说:“我的工资比朋友都少,我有些自卑。”

朋友D说:“身边的人都不看书,我也觉得没必要看书。”

朋友E说:“高中同学GG已经在大城市买了房子,我却还在老家闯荡,感觉自己好失败。”

朋友F说:“我的孩子一定要比邻居家孩子成绩好,这样我才能快乐幸福。”

……

分析以上这些回答,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之处:这些人看清自己,了解自己,或者丈量自己的性格、情绪、能力、资源、习惯、幸福感……他们总是习惯于“由外到内”的分析判断,从而产生一个他人眼中、社会眼中的自己。

很多时候,这样的分析判断是合情合理的,通过万家之言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得出一个准确度80%以上的自己。

然而,还有很多时候,由外到内的自知、自省过程非但不会帮助我们看清自己,了解自己,反而还会将我们带入歧义、偏颇、狭隘的自我认知。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掌握一种“由内向外”的自我评价工具,直接或间接的弥补“他人之言”、“社会之镜”带来的评测误差,让我们更准确、更合理的认识自己。

正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生为笼”这个思维模型,就是我所掌握的“由内向外”的自我评价工具。所谓“笼”的含义,就是一个基点;所谓“边界”的含义,是指在某一方面自我感知的能力上限。

水无定形,法无定式。

不同的人,人生边界的种类和上限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说:知识边界不同、情商边界不同、天赋边界不同、兴趣边界不同、意志力边界不同、家庭资源边界不同……

在畅销书《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当中,古典老师提到一个“生涯四度”的思维模型。他将人生归纳成一个由高度、厚度、宽度、温度构成的四边形集合。

所谓人生高度,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宏观意识、思维高度、以及远见能力;

所谓人生厚度,更多是指人们坚持做一件事情的坚持度、忍耐力、以及完成度;

所谓人生宽度,就如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那样,是指一个人的阅历和学问;

所谓人生温度,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真善美的情怀,另一种是指稳定的心态。

生涯四度这个思维模型,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关于“人生边界”的思维模型。

我常常和身边的朋友谈到:人生是一个多维度的模型,它可以是十维八维的,也可以是二十维三十维的。当我们用越来越多的维度线,去观察自己、衡量人生、规划未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能够多出一份掌控感,多出一份自由感。

所以说,生涯四度也好,人生为笼也罢,它们都是自我认知过程中的某一种维度方式。我们可以拿来主义,也可以推陈出新,总之要搭建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辅助自己由内到外的认识自己。

我,既是社会之镜中的我,也是心中丈量出的我。

人生为笼的一个重点是自我丈量,另一个重点则是主动开拓。虽然说,这个过程是艰辛的、曲折的、漫长的、不安逸的、不舒服的,然而,它却是我们获取幸福感、自由感、成长感的必经之路。

正所谓:人生越努力、越自律、越博闻、越强识,我们才能顺理成章地感受到自由之感。

我们不妨细想一下:

相同的工作,能力强时,挥洒自如,能力弱时,步履维艰;

相同的挫折,心态好时,泰然处之,心态差时,失魂落魄;

相同的习惯,自律强时,持之以恒,自律弱时,半途而废;

相同的年龄,习惯好时,博览群书,习惯差时,目不识丁;

……

很多时候,我们所面对的禁锢局限,并非来自外界的苛求,而是源于内在的不足。

想要人生更加容易、更加自由、更加灵动,我们就必须主动拓宽自己的人生边界。正如作家刘同说得那样:“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曾在网上读过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只猴子,想要进化成人类,然而第一步就是要砍掉自己的尾巴。于是乎,猴子犹豫不决。

“砍尾巴的时候,会不会很疼?”

“砍了尾巴之后,身体会不会还像现在灵活?”

“尾巴跟了我这么久了,真是舍不得啊!”

几番忐忑之后,猴子终究还是打消了砍尾巴的想法,自然也不可能得偿所愿进化为人。

从寓言故事中脱离出来,我们是不是感悟到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想要看书,却耐不住文字的枯燥;想要运动,却贪恋被窝的舒适;想要全神贯注的工作,却总是把手机放在唾手可得的位置。

我们一次又一次想要突破自己的人生边界,却因为种种不适应、不舒适、不自由的感觉一次又一次退缩回来。虽然我们获得了短暂的舒适和惬意,却也放弃了长期的自由和成长。

美国作家弗格森说过一句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所以说,人生成长的第一步,往往就是由内而外说服自己愿意改变,主动求变,甚至是必须改变。这个时候,“人生为笼”这个思维模型就能够带给我们很强烈的主观力量。

我们既然不想禁锢在牢笼当中,那么就必须主动开拓它的边界限制。

人生虽然如同牢笼,却可以大如一门浩瀚无垠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大如一段华夏九州的阅历足迹,还可以大如一项坚持了三十多年的兴趣习惯,甚至可以大如波澜不惊、宽容豁达的情绪心态……

还是文章之前的话:人生越努力、越自律、越博闻、越强识,我们才能顺理成章地感受到自由之感。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