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当前位置: 【影评】聊聊偶像周星驰 > 正文

【影评】聊聊偶像周星驰

专题: 电影漫谈 简书电影院 散文 想法
作者:霁清yoyo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3-27 17:49:36  阅读:217   网上投稿

连着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回顾星爷的作品。刚看完《逃学威龙》,很久没有没心没肺的大笑过了。

之所以不厌倦“过气”老港星,是因为自己贫瘠的人生里尚未知晓比他更自相矛盾的人。他的创意、他的才华、他的奋斗之路、他的悲伤爱情、他的炒房传奇、他的爱国情怀…有太多太多侧面,随着唾手可得的网络信息,逐渐浮出水面。每每发现新的内容,都令我惊喜意外。

爱了星爷十多年,他是我唯一的偶像。然而身为95后,身边其实没有太多人可以交流。加上我星又是这样一个“大隐于市”的人,作品空窗期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实在郁闷。前几天星爷怒斥TIME言论冷血的新闻多少激起了一些水花。不愧是他——能在80年代TVB台庆上用蹩脚的普通话唱《我是中国人》的周星星、一颗善良的星、一个赤诚的人。

扯远了…接下来还是想聊聊他的作品。因为有太多东西想讨论,之后会连载关于周星驰的评论文章。这次就先谈谈一个自以为最颠覆认知的发现,还有对香港电影的思考。

他曾在92年的日记里写道:“我希望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好使观众知道我并不单只是个搞笑的小子。”也写过:“比起周润发、刘德华那样的偶像,我只是一个丑陋的喜剧演员。”看到这,我突然理解了无敌的喜剧之王为什么一直郁郁寡欢。他实现了人生目标,却离当初的梦想愈行愈远。

周星驰不想也不应成为笑匠。而大多数人自觉熟悉和喜爱的星爷,是王晶和李力持化的。“早期”的周星星灵巧、轻浮、疯癫,相比之下,“后期”则显得深重、严肃、暗黑。他时隔多年的每一次回归都像是为了补救之前开坏的头,向等着大笑的观众展现一个更精致、更粹炼的自己,然而换来的总是嘲讽和不买单。对于一个呕心沥血的创作者,最大的打击莫过于此。

有人觉得自《长江七号》起周星驰就在走下坡路,连他自己也承认很多年前就已江郎才尽。但别忘了,《长江七号》的定位是一部儿童科幻片,记得时年小学的我,先是笑得前仰后合,后又哭得稀里哗啦。哪怕今天,我也觉得长七是不可多得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儿童片。大家只是习惯了以成年人的思维去审视星爷的电影,而他,始终是简单的、童真的、纯粹的。

此后的《西游降魔》《西游伏妖》《美人鱼》《新喜剧之王》,说实话,我都不是很喜欢。原因错综复杂,往后再谈。不过,也渐渐浮现了另一个更加显著的特点——星爷很着迷于伤感的爱情故事。就像他自己所说,完美的爱情没有意思,一定得加一点点悲伤,才是最美的。由此可见,自从他掌握了创作大权并退居幕后,便有意地把喜剧往悲剧的方向倒腾。如果说90年代的周星驰是用喜剧手法讲悲剧,现在的他更加直言不讳、不由分说。每一部片子如果展开我又可以写很多,放到之后吧(使劲挖坑)。

综上,周星驰一直强调,他拍的是悲剧,不知道为什么观众要当喜剧看。其实细品,从掌握主导权起,他的电影图谱就心事重重,满是与票房神话不对称的失落感。除了对十年龙套怀才不遇的耿耿于怀,更有情怀与市场的冲突、创作者的自我拧巴。功成名就,同时又落寞得很,萦绕着不能接受自己的苦涩。

我想,他的确是不好笑的。就如歌里唱的,寂寞才是真身。更悲催的是,这层模糊不安的情绪,没人留意,也没人在意。好在,近几年来关于星爷的评论里,涌现了越来越多理解的人。年少不听李宗盛,长大才懂周星驰。

也有人批评无厘头都是屎尿屁,嗯,确实无法反驳。但我就是对周氏喜剧乐此不疲。而且最近越发觉得无厘头其实很Cult,低俗恶搞,反叛至上。

周星驰自始至终都有草根情节,用小市民的眼光洞察底层百态。他的作品也因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得以引发共鸣。可惜,创作源于生活体验,或许他在山顶豪宅住太久了,江郎才尽、水土不服是人之必然。不过,经典既成,且再无超越,我永远爱他。

偶尔还是会感到失落,但遥望曾经耀眼的群星,陨落的又何止他一人。HK已不是那个先进文明包装着前卫思潮、娱乐产业高歌猛进的都市传说。无论是以往黄金期的流行文化符号,还是明星偶像名人,都必然随时日的推移、生命的老化陆续消逝。这将是一场持续的告别式,通过一个又一个8090后熟悉的明星葬礼完成。童年回忆里的一些人,陆续离去;另有一些,虽生犹死。

我不禁想象,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会以什么方式终结?能够留下什么?何时才能迎来下一次辉煌?

从前直到现在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