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无知”的力量——《被讨厌的勇气》对“善”的反思

专题: 读书
作者:力法跳跳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3-23 18:20:55  阅读:127   网上投稿

在《被改变的勇气》一书中,作者岸见一郎在描述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思想时,提到了许多所谓心理原因描述的“目的论”思考方式,同时批判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描述方式。从道理上来讲,阿德勒的方法或许不完美但值得参考。不过,我试图从情感的角度上为其僵硬的理论增加一些可操作性的空间和论辩。

就像之前评论过的阿德勒的思想,是一种独断论色彩比较强的世界观。这种独断论色彩,体现为在宣称对方是错误的论证方面不够有力,但是在陈述自己理论的合理性方面比较有说服力。(当然,很多时候强调的独断论在陈述自己的合理性方面也不行,只是一种思维的执念。又当然,这不一定必然与理论是否有道理有关,可能与论述方式有关。)

仅仅是客观描述真理的形成与否,对心理状态不好的人来说或许有一种“震撼教育”的作用,也就是通过知识认知的冲击带来心灵上“重启”的作用。这种“重启”不知道在心理治疗上有没有特定的名词,但是我们生活中都会精力到。在兴奋的时候忽然听到噩耗,在颓废时忽然意识到deadline的临近,无聊时出外旅行,都有这种“重启”的效果。

但这样的冲击力在第一波发力之后,容易后继无力,因为人们很难真的否定生活中所有方面的“原因论”解释方式。毕竟,我们生活经验的积累,科学实验的成果,都是依据对因果关系的信赖。虽然科学上谨慎地使用“因果关系”这种强烈的词汇,但“相关性”也是一种弱化版的因果联系。

那么,是否可以说,日常的使用中,“原因论”就不具有负面影响了呢?我不这么认为。在这里,我们可以考虑“原因论”所追求的“认知”的力量。我们认为“认知”从不会带来坏处,大部分情况确实如此。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广阔的范围内,认知越丰富清晰,无知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少。

只是,我们每个人并不具有人类社会那么大的时空范围。人类追求认知有积极意义,不代表个人追求认知也具有同样的积极意义。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执着于将自己头发的数量数清楚,最终有可能得到真理和正确答案。但这个认知几乎没有价值,且耗费时间。一个人多做几个这样的认知工作,一辈子可能就无意义地度过了。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就是这么个意思。如果人的寿命都是无穷的,有无尽的时间做任何事情,那情况自然会不同,可惜不是。

因此,我们每个人在探讨所谓的“原因”和“决定作用”的时候,总要考虑这种认知对于自己的意义,这个意义,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应该是“为了真相”。有时这种探求是工作需求,有时是道德执念。而涉及到人们的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一个认知会给我们心理上,或是情感上带来什么改变。

阿德勒强调这种认知的目的,因此他的理论叫作“目的论”。但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基于“为了真相”的本能也会做一些探究,这些探究不一定有明确的目的,但是它必然会有影响。这种考虑影响的理论,再叫“目的论”就不合适了,但是阿德勒执意还是用“目的”来解释所有观念和认知,这算是他的一大缺陷。

强调事物带来的影响,或许可以叫“实用主义”,不是“功利主义”。(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喜欢说实用主义,但其实他们说的是功利主义)举一个“目的论”不能解释的“实用主义”例子。我走在街上,忽然看到一个惬意的小亭子,便进去坐坐,阳光晒在身上,自己懒洋洋的,便在这里休息了一会。“目的论”会强调,其实你本来就累了,走得不开心,所以你在寻找小亭子。但我们真实的感觉是,其实到了小亭子坐下来后,这种疲劳和舒适感才袭来。在这里,目的论就显得过于“霸道”而不符合实际情况。当然,这种与直觉相违背的情况在很多时候会被人看作是“智慧”,“看破表象”的体现。

那么,那些我们没有明确目的而得到的认知,在心理上会造成什么影响呢?书中用了一个中性化的希腊哲学概念——“善”。或者说,就是“有用”。道德属于内在善,而财富属于外在“善”,毕竟道德,知识与财富都对我们有用。

1 知识带来快乐

而知识,认知有什么用呢?应当说,有审美的价值,让人喜欢开心,或者是有安全感。知识能带给我们安全感,这我们都能感受到。了解了某个原理,解开了特定谜题之后,会觉得开心且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有时这种开心的感觉并不是特别强烈,但我们至少能承认,这时候的感觉是正面的而非负面的。

那么诡异的问题来了,如果人们的处境本身非常悲惨,但是对这种悲惨的情况形成了认知,这种时间本身的负面感情与认知本身的正面感情交融会形成什么呢?显而易见,它会减少人们的痛苦感受,在痛苦之中获得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这也是书中经常提到的观点,有时被描述为“夸耀不幸”,也就是即使人们是不幸的,但这种不幸本身却也让人特别,成为了一种值得夸耀和欣赏的事情。

如果我们的认知中包含改变的方法和倾向,比如认识到自己以前的失败是由于忽视了某个要素,那这种认知不仅能带给人们安全感,还能带来改变的勇气。但是有些认知,比如认为自己的不成功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好,则只能带来情感上的安全感,却不能带来改变,还容易让人满足。这种满足,满足于悲惨状态的情形,自然不可能是任何人期望的。但它却真实地发挥着作用。

2 知识阻碍“求知”

快乐是一种情感。但我们能意识到,“求知”其实也是一种情感。而求知的情感明显来自于知识的“缺乏感”,这里想阿德勒一样,从主观上强调“缺乏感”(正像他强调“共同体感”和“贡献感”一样),而不是强调客观上的缺乏。知识的获得会减少“缺乏感”,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有些人可能思想已经被名人名言控制,想到了什么“知识越多,就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类的。但这种名言更像是对普通人的劝勉,或是对那些大思想家状态的表述,是明显“有智慧”却违反常识的论述。我们尽量还是要以普通人的角度思考自己。

为什么大多数人年纪越大越不习惯学习新知识,接触新领域?为什么有些人有了一套价值观就喜欢坚持到底,而不是渴求多样性的思考方式?大多数时候认知上的成就会带来惰性。陶渊明讲“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便是如此,得到了知识,开心与满足让人们暂时停止了继续探索的迫切性。“小富即安”或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说的就是这种短暂的认知成就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生活中我们也会受到这种教育,特别是在一些技艺的练习上,许多教练会强调如果一开始动作错了,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后面的纠正会加倍困难。

因此,从知识带来的快乐上来说,有些认知能让人们产生满足感,减少继续探索获得真正真相的动力,也减少摆脱不幸的决心。当然,这里讨论的认知主要是强调对自我生活和精神状况的认知,而不是什么与自身无关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知识的探索。

3 “无知”的力量

知识的缺陷,自然就是对应着“无知”的力量。这是理论上的对应关系,不需要太多解释。但是,我希望在这里加上一些辅助的例子。我们日常熟悉一个词——“憋”。就是压抑的状态。我们都清楚,“憋”能带给一个体系巨大的爆发力,或许是能改变原本状态的爆发力,一种失控性。如张无忌正是在不戒和尚的袋子里练习九阳神功,才能突破最后一层。书中描述,因为袋子此后已经不存在,所以能练成顶层九阳神功的人也不会再有。再如《月光男孩》电影里,主角就是一个性格内向,受人欺负的小孩,但是不善表达的他内部的情绪却一直在“憋”,让他做出了异于常人的举动。俗话说“会叫的狗不咬,会咬的狗不叫”或许也是类似的道理。“叫”本身就是敌意的释放,而削弱了“咬”这种爆发的根基。

而认知得到的结果就类似于某种释放,减少了因为困惑,不甘而“憋”的正面可能性。“憋”不一定带来正面的结果,像鲁迅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爆发也不一定正面。但是,就个人心理来说,如果遇到的是坏的情况,自己又知道最基本的好歹,“憋”一下,让自己积攒一些力量,或许对打破僵局是有帮助的。

如果“知识”代表的是清晰明白,那么“无知”本身就是比知识更具有力量。正像阴与阳的关系。“坎”中蕴含力量,却因无法疏导而“险”。

无知,或许有这种大水之德吧。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