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一首诗《答客诮》道尽了天下父母的爱子之心,父母疼爱孩子没有错,但是养育孩子不是一味地给予,更不是自以为是的剥夺,而是“养”和“育”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抱怨孩子怎么变成这样,其实孩子的样子正好折射出父母的状态。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做到以下这六点。
一、不用自己的境遇捆绑孩子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没有一份工作是轻松的,坎坷是人一生的主基调。很喜欢一句歌词:“生活虐我千遍万遍,我待她依然如同初恋”。生活本就是一地鸡毛,诗和远方永远都是我们追逐的梦境。父母不能因为自己工作不顺利、事业不成功而断然阻止孩子从事自己的职业,在电视上、网络上经常能看到演员、运动员等等知名人士公然反对孩子从事自己的职业,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感受,而且振振有词是为了孩子好。事实上这样的父母在实际生活中大多很少和孩子交流,她们所谓的为孩子好其实只是一厢情愿。
二、不把自己的喜好甚至理想强加给孩子
身边有很多同事、朋友经常会为给孩子报那个兴趣班而焦头烂额,因为几乎所有的父母给孩子选兴趣班从来都不会征求孩子的意见。我有一次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不想学画画,我想学游泳。
妈妈:不行,游泳就是玩,你知道妈妈小时候多想画画吗?但是那时候太穷了,现在条件这么好你必须学画画。
显而易见画画是妈妈的爱好,是妈妈小时候的理想,她现在强加给了孩子,兴趣班本来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却变成了孩子的负担。
三、注重自己的修养不把坏习惯、坏情绪带给孩子
有一段时间爱人经常说孩子脾气古怪经常和外婆顶嘴,也不懂得节俭每次给的零花钱都会花光,更是不愿意和她交流。后来我就在家里观察她们之间的相处,原来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正是爱人那一段时间的状态,心情焦躁没有耐心,入不敷出整天抱怨这个都没买那个也没买钱就用完了,没事的时候就抱着手机一会“快手”一会“抖音”,有时候上卫生间都要带进去一秒钟都舍不得离开。第二天上班后我给爱人发了一段话:“我们觉得孩子脾气不好古怪,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那样;我们觉得孩子不懂得勤俭节约,我们又是怎么做的;我们觉得孩子叛逆听不进去劝告,我们又能听进去多少别人的忠告。要想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要不断反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做好。”。
四、不只注重物质生活、更注重孩子的精神世界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越,这也造成了一些父母“暴发户”的心态,孩子的一切物质需求不仅样样满足还要最好最贵,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金钱至上的观念,认为金钱能解决一切。导致孩子奢侈浪费,不懂得珍惜,更不愿意去付出,遇到事情就会用钱去解决 ,不注重学习,更不注重个人修养,成为离开父母后无法适应社会的“巨婴”。鸟随鸾凤飞能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相比物质财富作为父母我们自己应该在生活中对精神世界有更高的追求,应该为孩子做好榜样,成为孩子值得崇拜的“精神偶像”。
五、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建立有效的良性沟通
犯错后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批评指正也无可厚非,但是你要给孩子发言的权利,先倾听孩子的心声,再判断对错,错了纠正,对了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相反如果孩子一犯错就禁言,再加上惩罚,时间久了孩子不仅仅是不愿意和你交流,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不愿意讲话逐渐抑郁。试想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罪犯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力,我们没有理由剥夺孩子表达的权利,沟通首先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强权下是不会有建设性的交流的。
六、多学习、勤读书,正确引导孩子的是非观念
世界的发展进步日新月异,每一天都会产生新的事物,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读书首先能让我们认识自己,然后推己及人认识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质,更加接近真实。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免俗,但是如何不被俗事缠身,不被无效的俗言闲语误导,读书能让我们积累知识获得经验辨别真伪,辨认善恶,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保持理性。不切实际的人云亦云、一哄而上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困扰。父母一定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建立正确的是非观,正确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