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古代无电无暖气,面对三九之寒,如何取暖?

专题: 读书
作者:上善若水山西太原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3-16 17:57:47  阅读:181   网上投稿

说来的确有点志气消磨:幼时的笔者家中真的是可用“困窘”二字来形容,记得在三九寒天跟着同龄的小伙伴到对方家,瞧人家暖炕上放在专门支架上的炭火盆,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温暖的同时,内心的不平气也在聚齐:都是同龄人,都是贫下中农,都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论学习考试成绩,比对方还强上那么一点点。那凭什么,对方能够享受到的生活舒服程度,能够获得的家庭温暖准确说是室内温度,却比自己高上一截子?

采用更简单的表述吧,那就是有无炭火盆的差别:山西晋南,年前年后基本就是整个冬季最冷的那段时间,凡家中架有炭火盆的,那就是手头比较宽泛一些的农村家庭;而无此取暖设施呢,那不用问就是手头相对更加拮据困顿些。道理简单至极:又不是生火做饭的必须设施。炭火盆呢,有自然好,暖暖和和,感觉舒坦;没有呢,也过得去,对那些来自门缝里,窗隙里的丝丝之冷多忍着些吧,反正冻不死人(犹记幼时,冬天里冻伤手脚那是常事)。自古至今,穷人不挨冻谁去挨冻?对,有钱人家和没钱人家的区别就在那面炭火盆上。这么说吧,因为一冬天里所消耗的木炭那是需要真金白银才能够换到来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通过捡树枝,烧火,来取暖。后来渐渐发展,在秦汉时,就已经有了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了。到唐代,帝王采用女人身体来达到取暖的目的,陆游曾用“寄语长安众年少,妓围不似猎围豪。”来形容李隆基兄弟们。不得不说,这种方式让人不免有些尴尬了。

明清时期,皇帝都居住在故宫里。我们都知道故宫有9999间半。如此多的宫殿是如何来取暖的呢? 清代,专门设置了机构来管理冬日的取暖事宜,在惜薪司下设蓺火处、柴炭处和烧炕处。

养心殿有一个暖阁,皇帝在暖阁中过冬。我们都知道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宫殿型建筑。那么在故宫中生火如何能避免火灾呢?在紫禁城下修建了地道,在地道之中点燃炭火,暖空气自然就会在地道中流通,每到冬天用火道取暖时,暖阁就像春天一样的温暖。

但是并非所有地方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取暖,,像太和殿这样的殿宇,大多是用火盆取暖,但是这种取暖方式很易引发火灾。在嘉庆年间,由于屋内摆放火盆众多,正值门没关,屋外又突然刮起了大风,种种因素凑到一起,使得许多火盆的火星四处乱飞,不过万幸的是没引发火灾。

但嘉庆年间另一次就没这么幸运了,由于一个小太监在看管火盆的时候睡着了,引发乾清宫着火,多处殿宇被波及,使得藏于此处的很多善本图书都被烧毁。虽说事后,对小太监进行了处罚,可是有些东西却无法补救了。

即使如此,皇室成员还是大多依靠木炭取暖,每个月皇太后的木炭供应最多为120斤,皇后次之,皇妃、贵妃、公主、皇子逐渐减少,即便是有炭火盆,后宫的人在室内取暖时,通常还会加个热水炉,就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暖水袋、暖宝宝差不多。

在清朝电视剧的时候,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宫里的娘娘在冬天大多都穿着皮毛制成的衣服。那么历史是不是如此呢?清朝的贵族喜欢骑射,所以皮毛制品自然就成了皇亲国戚的最爱。这些皇室宗亲大多会在外出时穿着皮毛制成的衣服。

那么这些皮毛制品从何而来呢?清朝每年向俄罗斯进口皮毛,光这一项就占据了俄罗斯收入的十分之一。可见,清朝的人那时购买的数量巨大。由此可见,清朝贵族们的保暖措施还是很多的。不过,他们采取何种取暖方式,都没有我们现在的暖气、空调舒适。

尽管古人有的是办法去取暖,但是和我们现在的暖气、空调相比还是差很多的。试想一下,未来的人,又会怎么取暖呢?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