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镜小书生
码字输出是会上瘾的,就像婷婷同学说的那样:每码一个字,感觉今天就赚了一个字。
我也是同样这样的观点,每一个字,代表着写作者的思考和心血,从这个角度看文字,写下的每一个文字都具备呈现的价值,能写下来,不就是赚了?
人生是用来浪费的,如果用来浪费的人生用于写作,一个人会更加智慧,更加懂得反思,看问题角度也会比平常人深邃,懂得怜惜,因为看懂了。
现在称呼一个人具备书生脾气,并不是一个褒义词。更多包含着一种讥笑与不晓人情世故。我却偏偏喜欢书生的称呼,感觉带着青噗揪帽,身形清瘦颀长,一袭青衫穿在身上,就如一截挺拔的玉竹,支撑起一个国家读书人的脊梁。
写作的时候,我会与书生感觉联系起来,端坐书桌旁提笔写作,感觉自己化身成一枚斯文勤劳读书写字的小书生。
写作的时候,我的心境是平静而欢喜的,虽然自己的写作水平很一般,文字功底谈不上深厚,思维发散性也很强,但就喜欢沉浸在读书人的氛围里,摒弃生活工作的琐事,提笔记录下脑子里能想出来的所有想法和文字。
写作过程会发现自己的见识浅,对事情的悟性少,曾经也经历过痛彻心扉的生活,偏不懂得聚焦刻画深刻的场面,形成一篇独特故事。但这些不会影响我的写作热情,还是认真的写着,直白的表达,感受文字在笔下的形成的文章。
文无定法,怎么写都是写者对一件事情的思考,形成个人认为有价值的片段。当有想法,记录下来,也是一种运笔的锻炼,一种思维的提炼,更是提升写作的过程。
写作类似古时候学武功。武功有花架子,有内功心法。形成内功之时,扎马步,站梅桩,头顶举杯,都是通过花架子完善内心功夫。没有开始的外功花架子,就不会有后来的惊才绝艳的武功高手。
每一个人长大成人,都是通过时间的萃炼,一口口的饭菜长大成人。虽然拔苗助长也能长高,到底伤了根基。喜欢写作,可以多提笔写,也可以奔着最终变现的想法,但不可再文笔和思想都没有成熟的时候,对自己施压,说一定要做到怎么样。这样施压,也要分人,有人承受住压力,能力飞跃提升,有人承受不住,会对写作厌了。好一点的写手过段时间还能重新提笔写作,不好的写手也许就离开了写作。
写作不要想着第一遍就能出金品,很多时候,初稿都是一坨奥利给。能完成在完美,是做所有事情的基本逻辑,包括写作。
读写不分家,还是需要多读书。提出多读书这个建议,也是写作带来的影响。没有写作,可能不会感觉读书是必须。现在,我就感觉,已经来到特别需要静下心读一读书本的阶段。
分析这本书的社会背景,文章结构,行文顺畅,表达含义,输出观点,阐述透彻,是读一本书的步骤。
通过读书和写作,感觉自己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