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一条街铺着鹅卵石,两边商铺林立,每天上午12点以前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人与人是“撞着走”。
南京有一批人说着最纯正的南京话,吃着最实惠的南京菜,打闹骂街,忍饥挨饿,在生活的最底层“挣命”,却活得有滋有味。
南京有一种现象,为了生活各自东奔西走,为了小利挣得头破血流,却又是非分明,充满侠义精神,在国难当头之际,团结起来冲在最前头。
这条街叫丹凤街,这批人是丹凤街上的贩夫走卒,这种现象是丹凤街上的精气神。
1940年张恨水将这条街、这批人和这种现象写进了他的小说《丹凤街》。
在中国新文学的长廊里,还没有一部长篇小说能够像张恨水的《丹凤街》这样生动地描绘南京的市井文化风俗长卷,这部书堪称民国版南京的“清明上河图”,也是半部民国时期的“儒林外史”。
“领略六朝烟水气,莫愁湖畔结茅居”,张恨水却认为:“六朝这个过去的时代,那些人民优柔闲逸、奢侈及空虚的自大感,并不值得我们歌颂”。他冷静客观地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观察,真实记录了一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群像。
带卖早点的茶馆门口,有锅灶叠着蒸屉,屉里阵阵刮着热气。这热气有包子味,有烧饼味,引着人向里挤.。这里虽多半是男女佣工的场合,也有那勤俭的主妇,或善于烹饪的主妇,穿了半新旧的摩登服装,挽了个精致的小篮子,在来往的箩担堆里碰撞了走。
《丹凤街》本名《负贩列传》,书中童老五等“义士”,暗合张恨水的“名士才情”与价值期待的理想化的市民文化人格。在国难当头的时代,他以熟悉的国都南京为背景来展现这种理想化的市民精神。在序言中张恨水直言:“读者试思之,舍己救人,慷慨赴义,非士大夫阶级所不能亦所不敢者乎?朋友之难,死以赴之,国家民族之难,其必溅血洗耻,可断言也。”书中,童老五等“重然诺,助贫弱,尊师、敦友”的“丹凤街的英雄们”,最终也走上了街头,报名参加抗日集训,担负起抗日救亡的重任。
在张恨水的写作计划中,“初意欲分为两大部:一部写肩挑负贩者之战前生活,一部则为战时景况。继予念南京屠城之惨,及市民郊外作游击战之起......”。这部书只完成了一半,下半部分南京大屠杀后的城外游击战内容由于上海沦陷,无处发表,终于没有写,也为一憾事。
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张恨水一生著述2000余万字,其中,有800万字是都市言情文学,另有800万字则是抗战文学。在当时,很少有小说直接描写抗战,而象他这样在抗战文学方面著述如此之丰的更是绝无仅有。后人多把他的“抗战文学”部分忽略掉,只记得“鸳鸯蝴蝶”,实为一憾事。
每一个作家笔下都有一座独特的城,张恨水一生执着于城市叙事。在他的笔下,塑造了北京、重庆、天津、上海等众多城市,其中,处于“时代漩涡”中的南京对张恨水来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意象,它融合了历史、时代、社会、民族、道德等多重意义。除了《丹凤街》描写南京外,描写北京的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描写重庆的有《巴山夜雨》等。
“恨水”是笔名,取自南唐后主李煜词《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
老舍评价他是“国内唯一的一个妇孺皆知的老作家” 。
如今的丹凤街已经是电子一条街,既不见“烟水气”,也难觅“卖菜翁”了。但是拨开浮躁和喧嚣之后却仍是历史的斑驳和文化的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