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明朝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其结局有着极大的偶然性

专题: 读书 简友广场 历史有意思 想法 心情随笔
作者:芥子书屋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3-01 17:52:57  阅读:145   网上投稿

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1598),日本统治者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先后持续七年之久。

对于这场战争,日本和朝鲜的叫法不同。日本方面称“文禄庆长之役”,朝鲜则称之为“壬辰丁酉之倭乱”。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万历皇帝出兵援助。在清朝张廷玉纂修的《明史》中,称之为“御倭”。

狩野光信所绘的丰臣秀吉画像

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之目的,据日本学者研究,是将朝鲜作为跳板,“假道入明”,侵占中国,实现其“大东亚构想”。

万历二十年(1592),丰臣秀吉派小西行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等将领,率兵158,700人,号称二十万大军,出征朝鲜。日军从釜山登陆,20天后,攻陷王京(首尔),国王从王京向开城,渡大同江,逃往平壤。在路上不断向明朝救援。

占领王京后,丰臣秀吉将征服明朝提上了议事日程。提出了二十五条所谓的“大陆经略计划”,准备将日本天皇移到北京,自己则驻锡贸易要港宁波。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按到朝鲜的求援报告后,要求兵部一方面筹划出兵事宜,另一方面准备接待朝鲜国王避难。

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

由于对敌情估计不足,开始时只派了辽东游击史儒率领一支兵马前往平壤,人生地不熟,又逢连日淫雨,史儒兵败阵亡。辽东副总兵祖承训随后带领三千兵马,渡过鸭绿江,前往增援,又遭惨败,祖承训只身逃回。初战不利,与兵部的轻敌有很大关系。

初战失利的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惊。万历任命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备倭经略,同时任命正在宁夏平叛的总兵李如松,即刻东征。

宋应昌领命后,去山海关整兵备战。他对抗倭的前景并不乐观,向朝廷报告说需要大量的军需装备才能克敌。

御史郭实抓住把柄,弹劾宋应昌不称职,宋应昌顺水推舟,向皇上请辞。万历不准,宋应昌再请辞,万历再驳回,并说“再有渎扰的,一并究治”。宋应昌不敢再辞,于是到沈阳,准备备战事宜。

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字子茂,号仰城,铁岭人

12月初,宋应昌先后派5000人,渡过鸭绿江,驻扎于义州、定州。12月初八,李如松到沈阳,12月12日,大军东渡,直扑平壤、王京。

但是,此时的兵部尚书石星,对于东征,并没有把握,他把希望寄托在“招抚”上。他派沈惟敬到平壤与日军将领小西行长会谈。双方约定以朝鲜大同江为界,日军退至平壤以西,并愿意接受封贡。

宋应昌也对沈惟敬不信任,李如松也对此会谈结果持怀疑态度,他们决定将计就计,利用北谈判作为掩护,发动突然袭击,攻下平壤。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四,李如松与小西行长约定,在平壤附近的肃宁馆,举行“封贡”大典,结果明军到了平壤城下的时候,小西行长看出不对,登城拒守。

小西行长

正月初八凌晨,攻城大战爆发。日军大败,撤往王京。

李如松率三千人马到王京附近碧蹄馆勘察地形,误入日军包围圈。幸得援军赶到,才杀出重围。李如松此后无意进取,率军退回平壤。

宋应昌一面休整军队,一面要求石星派兵增援。但是石星仍是一味依赖“招抚”来解决问题,并不派兵。

万历二十一年(1593)四月八日,双方在王京和谈,日军从王京撤往釜山,而明军也同时撤退。

根据协议,明朝议和使节谢用梓、徐一贯前往日本名护屋(名古屋),谒见丰臣秀吉,双方开始谈判。

双方谈判朝廷全不知情,消息传来,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大臣纷纷弹劾兵部尚书石星和经略宋应昌。其实宋应昌与石星不同,他并不赞同议和,只是在其中寻找机会。

石星

万历皇帝和稀泥,表示不追究议和之事,但主张“朝鲜自为守”。兵部尚书石星趁机撤兵,宋应昌还在力争:“吾官可去,兵必不可撤!”但朝廷执意撤兵,宋应昌一气之下,突然中风,于是向皇帝“乞骸骨”,告老还乡。从此“高卧西湖,绝口不谈东事”。

石星一直策划“封贡”之事,即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正月,明朝派使者前去日本,在路上花了两年,直到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正月,册封才正式完成。

“封贡”显然不能满足丰臣秀吉的欲望。册封结束后,丰臣秀吉就发动了第二次对朝战争。和平交涉的结果,是日本的再次入侵。石星因为“封事”误国,被“大辟”。

第二次对朝作战的日本有12万人,而明朝看清了日本的野心,朝鲜灭亡势必危及中国,因此,出动的兵力大大增加,水陆军合计九万人。

这次战争极为惨烈,经过数个回合,双方死伤严重,又陷入了僵持局面。

就在这时,1598年9月18日,丰臣秀吉病逝于京都。他的死终止了这场战事。日军士气低落,阵脚大乱,他们向明朝隐瞒了丰臣秀吉的死讯,随后逐渐从朝鲜撤军。明军趁势追击,日军无心恋战,纷纷渡海东归。

倭以平秀吉之死,因而惰归,非战之功也。”如果丰臣秀吉不死,这场战事不知还要继续到什么时候。

秀吉死,诸倭扬帆尽归,朝鲜患亦平。然自关白(秀吉)侵东国,前后七载,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中朝与朝鲜迄无胜算。至关白死,兵祸始休,诸倭亦皆退守岛巢,东南稍有安枕之日矣。——《明史》

但是在时人看来,这场战争胜之不武。在班师回朝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论功行赏的圆满结局。

这场战争作为“万历三大征”之一,其结局有着极大的偶然性。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