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当前位置: 读苏东坡《感旧诗》有感 > 正文

读苏东坡《感旧诗》有感

专题: 想法 读书
作者:音乐如水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2-23 17:46:37  阅读:130   网上投稿

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误?看了苏东坡的《感旧诗》,我感觉苏东坡的朋友子由(即阿同)对他好像不见得怎么好嘛。诗文的翻译和解析里都没有这样讲,只是我个人的感觉。

子由虽然暂时收留苏东坡,却让他住在车马喧闹的大道旁的房间,晚上车轮声在他的枕头中鸣响、碾压着他的梦,连梦也做不长。怎么不收拾一间上房出来呢?

一到狂风暴雨的天气,就“风雨惊洞房”。风雨惊扰着幽暗的木屋。这里的洞房,不是婚房,是幽暗的木屋。我猜测,恐怕“惊”的不仅是窗外风雨大作的景象吧?说不定屋内还漏雨。

再后面,苏东坡打算要离开了,赴颍州,并且准备好了路上三个月的粮食(盘缠之类)。他扣着子由的门,亲昵地唤着子由的小名“阿同”,想要跟他告别。阿同却鼾声大作,“安寝已太康”,睡得很沉很香。怎么会睡得这样沉?敲门都听不见吗?也不知道子由是真的没听见,还是假的没听见?假如听见了,那是挽留好呢?还是不挽留好呢?假如苏东坡执意要走,那是送他些盘缠好呢?还是不送好呢?当时苏东坡得罪了几个强劲的政 敌,所以被排 挤打 压,所以才会再次被贬,刚到京城,翰林学士的官才当了三个月,屁股还没坐热,又要被贬去颍州了。那他朋友说不定也想自保,不想站队站到苏东坡那里去。

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揣测。结合我在另外的书上好像看到过,说苏东坡在贬官的地方给他的很多朋友写信,一封一封地写,居然没有一个人回信。那这些人里面也包括子由。可以想象,苏东坡用他的文采飞扬的句子、写的那些情真意切的信,竟然都石沉大海。人心就是这么可怕,为了自保,不愿意给朋友一点精神的安慰。

再来说这首诗,当然苏东坡没有任何抱怨的语气。但是整首诗透着一种悲凉:

“客梦安得长。”半夜噪音扰梦,苏东坡有一种身是客的感慨。

“独行残月影,怅焉感初凉。”一个“独”字、一个“怅”字、一个“凉”字,苏东坡那时那刻的心境可想而知。

后面的“想见冰盘中,石蜜与柿霜。”想看到故乡的玉盘中的冰糖和柿饼了。这里体现了他的一点乐观精神了。贬官也好,贬到颍州,“我”就上奏章,要求自颍州调往潼江,那是“我”的家乡。通过写家乡的两道美食,可以看出他心里已经抛弃了那些冷冰冰的东西,什么官场争斗、什么升官贬谪,都不重要。他只想追求那些温暖的东西,回到家乡,那里有乡亲、乡情、有家乡的味道。回家,是永恒的主题。在外面浪迹半生,几度浮沉,只留下空空的行囊、满身的疲惫、和秋雨里的凉,突然就思念故乡的暖了。

苏东坡被现代的文学评论家称为“豪放派诗人”,可能是因为他有几首词比较豪放吧?其实豪放的那几首也带着苍凉的。他的很多诗好像没有那么豪放,还是比较细腻的。

有人说苏东坡达观、旷达,心态好。其实人情冷暖,苏东坡尝到了、如切肤之痛一般,只是他不像有的人白癜风叫啊哇罢了,他痛了,只是写一个“凉”字,他痛了,只是独行一段路、沉默地抬头看看月亮。

苏东坡不是傻子,人家待他好、待他不好,他怎么会不知道?只是他看重友谊,想要抓住世间火的余烬、残存的温度罢了。所以他才会留诗作别。

苏东坡也不是不伤感、不惆怅,只是他在劝慰自己、自我开解。要说他“达观”的话,其实他只是——不达观又能怎么样呢?日子总还是要过下去的呀。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