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关系变坏,都是从这两个字开始

专题: 有偿征稿官方年...
作者:琪雪读书杂谈 时间:2021-06-13 23:35:07  阅读:74   网上投稿

文|琪雪

【原创不易,且看且珍惜】

一盒纯牛奶放冰箱里,保质期是21天;一旦打开不喝,12小时就坏了。

一份亲密无间关系,建立需要几年。一旦不联系,几个月就淡了。

人们常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这辈子短暂的相遇。

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即是缘分。能成为朋友、恋人甚至亲人,都是上辈子拼尽全力的结果。

不亏欠,不计较,不对比,才是维护关系最好的方式。因为关系变坏往往是从这两个字开始。

多少友情止于“计较”

《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意思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因利益驱动,而是源于互相宽怀的理解。因此在外人看来和白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却多因利益驱使,利益过后,人与人之间关系便如过眼云烟。

真正的友情,没有老酒的浓烈,有的只是如细流般长流。

苏轼有个朋友名叫韩宗儒,两人交情颇深。韩宗儒酷爱吃羊肉,可总是囊中羞涩。

他偶然得知,名将姚麟许酷爱苏轼的书法,于是拿着苏轼的回信到姚麟许那里换肉吃。

苏轼知道这件事后,只是哈哈大笑,并未责备他。

一日,韩宗儒嘴又馋了,翻箱倒柜都找不到苏轼的信。于是,一天之内连写了好几封信给苏轼,还专门派了一个仆人站在门口等候苏轼的回信。

不巧的是,苏轼这日正在处理公务,没有时间给他回信。于是他幽默的告诉门外的人:“回去告诉韩宗儒先生,本官今日断供!”

韩宗儒为满足自己果腹之欲,拿苏轼私人书信换羊肉,确实不是君子所为。

可是,苏轼知道后,并未生气,也没有斥责对方,而且幽默回应。既保住了对方的面子,也委婉的拒绝了对方。

对于朋友犯的小错,不计较,才能维持友情的长流。不计较,不仅是一种优雅的姿态,更是一种高洁的品格。

正如人们常说的:“幸福不是收获得多,而是计较得少。”

诚然,生活中多一分计较,便会多一分忧愁烦恼;少一份计较,才能多一份从容自在。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在于得到的多了,而在于计较的少了。

多少爱情,止于“亏欠”

知乎上,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势均力敌的爱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其中高赞回答:“互相理解,互相追逐,因为持平,所以不论怎么跑,都不用担心弄丢对方。”

最美好的爱情,不就是一份对等的爱情吗?

我不用因为你的优秀而惴惴不安,也不用因为低就你而高高在上。

我们棋逢对手,势均力敌,彼此欣赏,彼此理解,彼此温暖。

可生活中,却有很多曾经相爱的的人,因为“亏欠”二字,将关系搞得分崩离析。

《无问西东》刘淑芬和许老师便是如此。

刘淑芬倾尽所有帮助许老师完成学业。可是毕业后,许老师却不愿意履行“娶她”的诺言。

虽然刘淑芬通过去许老师单位大闹一场,迫使许老师娶了自己。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却早已经如同陌生人一般。

许老师宁愿忍受一夜饥渴,也不愿意用刘淑芬的杯子喝水;许老师宁愿忍受刘淑芬无端的辱骂,也愿意开口捅她说一句话;许老师宁愿被左邻右舍嘲笑,也不愿意和她维持表面的和睦。

婚姻如斯,何其悲也?

我一开始对许老师的无情而愤愤不平,可后来渐渐理解了他的苦楚。

无论刘淑芬如何闹腾,她嘴里说的最多的是“当初如果没有我……”。而许老师之所以打不还手,那不还口,也是因为刘淑芬所说的“当初”。

当初的付出,明明是因为爱,到头来却变成了“恨”和亏欠。

刘淑芬因为这份亏欠,迷失了自己,成了面目可憎的怨妇。许老师因为亏欠,放弃了男人自尊,成了人人同情可怜的笑话。

一份亏欠,毁了一段爱情,也毁了两个人的一生。

其实,无论在任何关系中,都不能让对方产生亏欠感,而应该是有来有往的良性循环。

亏欠多了,爱就变了味,失了衡。失衡久了,感情就淡了,怨怼就生了。

毕竟平等相处,才是一切关系良好发展的基本法则。

多少亲情,止于对比

最近国家发布三胎政策,呼吁大家生三胎。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

有人说:现在养孩子成本太高,根本养不起;还有人说:一个孩子养的都费劲,哪有精力顾得过来三个。

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下面这个评论

“两孩子都没办法将一碗水端平,三个孩子怎么端?”

傅首尔在《奇葩说》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老大不同意,那就坚决不生二胎。”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父母能否给两个孩子相同的爱。

可究竟怎么样才算是一碗水端平了,怎么样才算给了相同的爱呢?

你有一个苹果,一个梨,分别给了两个孩子。这算是公平吗?

还记得《金牌调解》节目上有这样一个老人:她的老伴刚去世,自己也没有经济来源。可是她生的四个孩子却没有一个愿意赡养她的。

于是,她来参加《金牌调解》,希望在节目组的帮助下,自己有一个好的归宿。

当主持人问四个已经成年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赡养老师时,他们无一例外觉得母亲偏心。可有趣的是,没有人觉得母亲是偏向自己的。

老人听了孩子的控诉,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耐着性子结合当时具体情况,给四个孩子解释为什么当初她会做这样行为。

人们常说,养儿防老,可养的儿子多了反而无人可依。为何?

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不仅仅是部分父母的偏心,还有一部分是作为子女的在比较。

拿到梨,却觉得父母为什么不再给自己一个苹果。拿到了苹果,又要计较自己得到的苹果是不是最大的。拿到最大的苹果,又计较为什么自己拿的不是最甜的。

比较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你奋进动力的同时,也可能让你迷失。

周国平曾说:“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一个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

人生的快乐,不在于你看清了多少事,而在于你看轻了多少事。

从现在起,不心生亏欠,不计较得失,不做无谓的对比。用真诚的心,去接纳和感恩每一个遇见,珍惜每一段缘分

—END—

【我是琪雪,一个爱阅读,爱写作的理工女,用情打动,用文字温暖你。每晚8点,不见不散。如果你喜欢我就点赞、关注我吧。】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