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霍曼斯在他的「社会交换理论」中曾说:“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更明确地指出了“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
这里面的人际关系,既包括普通人之间、朋友之间,也包含了亲人之间。很多人能接受除了亲情之外所有情感关系的本质其实也是“交换关系”,但接受不了亲人之间,也是如此。
但事实上,亲情也是如此,亲情既然属于情感关系,自然也存在着“交换关系”。只是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温情之下,少了些许摆上桌面上的“讨价还价”而已。
我们都知道情感关系是相互的,这个相互作用,就是交换。你有付出,才有可能换来回报,你若不想付出,或者只想付出一点,就换来较大的回报,那很大可能会收获失望。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儿媳妇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也是如此。
彼此之间的相处,本质上就是一个相互交换精神和物质的过程。双方相互付出,彼此收获回报,当两者达到大致平衡时,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虽然残忍,却是事实。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那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基本不会和谐。
01.儿子结婚成家,任务完成
王凤莲的一生,在退休之前,应该都算不上享福。小时候因为爸妈重男轻女,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童年生活。别人家的孩子还在父母跟前撒娇,她已经开始赚钱贴补家用了。
后来的婚姻,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彩礼自来也用来贴补娘家了。万幸,这个不是自由恋爱的老公对她很好。所以婚后的日子,虽然清贫,倒也还算温馨。
婚后,王凤莲生育了两个儿子。家中清贫,又没有公婆帮衬,王凤莲只好背着孩子下地干活,同时打了好几份工。为了拉扯两个儿子长大,王凤莲两口子吃了不少苦头。
她不止一次羡慕有些同龄人的惬意生活,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太累了。不过她又安慰自己,只要养大儿子就好了,等到儿子结婚成家,自己两口子就能享清福了。
就这样,王凤莲两口子,把两个儿子都供到大学毕业。各自结婚时,在城里买婚房,两人也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给予帮助。而这个时候,两口子也临近退休,王凤莲觉得自己两口子作为父母,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02.现在我有钱又有时间,该享清福了
王凤莲老公的退休金不算低,两口子一起退休之后,不仅时间多了起来,手头也宽裕了。刚好那段时间,老年人的旅游很热门,她也动了心思。
两人报了很多旅游团,吃好喝好玩好的日子,两人好不惬意。但与此同时,两个儿子的生活都遇上了难处,一个是生了孩子没人带,一个是流产了,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
大儿子来找母亲,大儿媳妇也跟着一起请求帮忙。希望王凤莲能来城里帮忙带几年孩子,家里开销大,又要还房贷,两口子都能去上班,压力能小一点。
但王凤莲表示父母当初带着两个儿子,都能赚钱养家,现在怎么带一个孩子也带不好呢?再说了,自己辛苦了这么多年,不愿意再操劳了。
后来小儿媳怀孕,之前的流产造成了影响,身体状况不太好,小儿子跑来请求妈妈帮忙照顾妻子。王凤莲同样拒绝了,她说:“我没给大儿媳带孩子,现在怎么好去你家给你照顾老婆?我要一碗水端平。”
身边同龄人接二连三去帮儿子女儿带孩子,出钱又出力。有人劝她说:“你现在还有能力,儿子儿媳日子难,你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样以后的晚年生活才能儿孙承欢膝下。”
王凤莲不置可否,她说:“我有退休金,辛苦养大了两个儿子,难道以后儿子不给我养老?”不管别人怎么劝说亲情之间,不是一报还一报这么简单。父母和子女之间,能力范围之内,不管什么时候,有难处就应该帮一把。
王凤莲都听不进去,她认为自己辛苦了这么多年,现在就应该享福了。她认为把儿子养大,结婚成家,就算完成任务了。
王凤莲不是没有感觉到,自从自己拒绝帮忙带孩子,两个儿子对自己也不亲了。过年回来一趟,完成任务一样丢下几千元。从不在家过夜,也不带儿媳妇和孩子回来,更不要她给孩子的压岁钱。
但她还是认为自己没有错,是儿子太计较了。
03.想要和儿子同住,遭到拒绝
王凤莲的惬意生活,在老公去世之后消失了。首先她的退休金不高,只能勉强过日子。其次还是年龄上去了,不仅身体开始不好,而且特别容易感到孤独。
农村的房子,大多数都有院子,以前老公还在世的时候,王凤莲不觉得孤独。现在就剩下她一个人,感觉很孤独。后来她看到隔壁有人带着孙女回来短住几天,想到了儿子。
她先后跟两个儿子都说了自己这个想法,说:“妈妈老了,觉得人多热闹,想和你们一起住。可以帮忙带孩子,做家务。”但两个儿子都拒绝了王凤莲,说现在不需要她带孩子了。
王凤莲震惊了,自己的主要意思是自己岁数大了,想和儿子一起住,彼此有个照应。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付出这么多,儿子现在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04.当初袖手旁观,现在就不要享受果实
不仅儿子不太愿意,两个儿媳的反应就更大了。大儿媳直接就和大儿子说:“当初我这么求你妈妈,但凡她愿意帮我一把。至于你一个人上班养家还房贷,日子苦哈哈?现在我娘家爸妈拉了我们一把,我们的日子好起来了,你妈妈却要过来享福。我和你说不可能,你要是同意,咱俩就离婚。”
小儿媳也很干脆,说:“当初我们遇上难处,我需要人照顾,婆婆不出钱也不出力,还说我矫情。后来是我娘家妈妈过来帮我带孩子,这一帮就是十年,又出钱又出力。现在就因为婆婆要过来,我就让我妈妈搬走,这话谁能说出口。”
王凤莲彻底傻眼了,她不明白,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养大了儿子。两个儿子婚房的首付,还有自己的积蓄呢?怎么就因为不带孙子,在晚年出去旅游,就成了自私自利的老人了呢?
难道做人一辈子,活多久,就要为子女付出多久吗?退休后为自己活了几年,就能完全抹杀之前的恩情了吗?王凤莲的疑惑没有得到解答,但不管她怎么说,亲戚怎么沟通,两个儿子就是说妈妈不关心他们。
表示接王凤莲同住不现实,如果王凤莲一定要来城里,那就租房子,两兄弟一起承担房租;要么就住在老家,每月生活费会按时打给王凤莲。当然了,王凤莲怕孤单想去养老院,也可以。总之除了同住,别的都行。
05.老人一定要帮子女带孩子吗?
老人是不是一定要帮子女带孩子,其实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按照权利和义务来说,谁生的孩子谁带,话虽残酷,却是道理。但人与人之间,毕竟也是存在感情的,尤其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亲情之间。
但就如本文开头所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就是交换关系,而且这种交换关系是需要达到平衡的。并不是完成任务,我在什么阶段付出了,那么就肯定要在另一个阶段得到回报。
文中的王凤莲,虽然养育儿子辛苦,为儿子也付出了很多。但她在尚有能力的时候,不愿意帮助遇上难处的儿子一家。那儿子在她年老时,同样给予义务上的照顾,作为当初养育之恩的回报,而不愿意同住一个屋檐下,似乎也合情合理。
“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其实也不仅仅适用于婆婆和儿媳之间,里头的道理,其实同样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本质关系。
你们觉得,老人一定要给子女带孩子吗?你们要是文中的儿媳妇,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