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做人做事,不能只顾眼前的一时酸爽

专题: 简友广场 想法 读书
作者:见山止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2-15 18:36:48  阅读:198   网上投稿

01 猴子的故事

庄子的《齐物论》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朝三暮四”。但这个寓言故事,原本并不是今天成语的意思,不是说反复无常、说话不算数。

而是说,春秋时期,有个养猴的人,由于闹饥荒,不得不缩减猴子们的口粮。他跟猴子们说:“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3颗果子,晚上4颗”。猴子们一听食物减少了,很生气。养猴人很懂猴子的心理,于是又换个说法:“好了好了,以后每天早上给你们4颗果子,晚上再给3颗”。猴子们一听,早上食物从3颗增加到了4颗,都非常高兴。这就是“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来源。

这个故事里的猴子,听上去非常好笑。连小孩子都能看出来,养猴人只是把顺序颠倒了一下,总数其实还是一样的,可见猴子们很愚蠢,眼光非常短浅。

02 小孩的故事

庄子故事里的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也同样存在,而且是人的本性。

有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关于自控力的实验,他找来一群孩子,面前给他们放3颗巧克力,孩子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当即吃到3颗糖果;另一种是坚持10分钟,10分钟之后可以获得5颗糖果。这个利害关系很好计算,5颗总归要超过3颗,而且几乎翻倍。但大多数孩子都没能克服巧克力的诱惑,而是选择了当即拿到3颗,并吃掉它们。

除了在猴子和孩子身上的实验,成人的世界,同样存在这种近视行为,而且其后果和危害更大。比如,酗酒的短期快乐,和酒后的痛苦;暴饮暴食的口腹之蜜,和对肠胃的伤害;熬夜的一时之欢,和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的萎靡不振。各种透支行为,特别是对身体的透支,将来都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和孩子选择拿3颗糖果的道理是一样的,甚至更为严重。孩子的选择,还可以用“百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来解释。大人的透支行为,则是只求一时爽快、不顾长远幸福,是真正的近视行为。

但人们当时都已经麻木不仁,或者选择性失明,这不仅仅是近视的问题,干脆就直接装傻。近视带来的后果很明显,危害经过时间的发酵,总会如期到来,那个时候就是算总账的时刻。所谓“因果报应,循环不爽”,就是这个道理。

03 如何克服近视?

难道只要自己看远一点、看全一点?表面确实如此,这仅仅是一个认识和看待事物的角度问题。只要辩证地看,联系地看,拉长了看,对比了看,就能跳出近视的窠臼。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人愿意那么去做,即使知道它是正确的。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难道吸烟的人不知道其危害吗?熬夜的人不知道其伤身吗?天天打游戏的人不知道会影响学习吗?花心的人不知道总有一天会翻车吗?恐怕不是!

所以,解决近视问题,需要一个前提,即必须先克服惰性和欲望。如果急于拿到眼前的“巧克力”,那就是心急吃不到热豆腐,算得再明白、看得再清楚也没有用。

当然,人非圣贤,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能看得远、看得清。很多时候,需要“难得糊涂”,否则,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

但是,在事关安身立命的领域,在事关家庭幸福的地方,在事关个人前途命运的选择上,必须要克服近视思维,有多大欲望都得忍住,千万不要贪图眼前的3颗糖果。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