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家小小
以前听我奶奶说:以前跟这个她们家,那个她们家挺熟的,后来就慢慢不走了。
以前还小,听不懂这里面包含了多少人情世故,和亲疏远近的变化。
那时候还天真的想,尽然这么熟,为什么就不走了呢,为什么就不能继续熟了呢??
一起继续亲,岂不乐哉美哉!
如今想想感觉自己曾经真的是太天真了。
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关系,不由人控制,是自己,是别人,是社会风俗替你这样或者那样做出了选择。
就像我年前对面的二太娘家,她家来了客人(都是我爸那一代的亲兄妹,但是没叫我爸去他家吃饭,以前他家跟我爸闹过一些矛盾)。说叫我去吃饭,我家婆又说,我去了就相当于去给他家送年,她家女儿先嫁出去这么多年,有没有给我爸去送过一次年,如果没有,自己后嫁了又去给他家送年,我爸的位置怎么摆放??
自己是晚辈可以不在乎,可是子女做事有时候要考虑长辈的处境,不然尴尬的都是自己的长辈尴尬。
我去他家,到时我爸三个兄弟,和长辈其它儿子的家是不是也得送。不然你送他一个,其它亲戚又说,关系好还理解,说你们近,关系不太和谐,到时候是非又多,说的不会做事,得罪更多的人,要去就要去所有人家,只去一家更难说的清。
有时候确实这样,我自己都还好去不去都可以,但是有时候做事确实要考虑长辈父母的面子和里子。
别人家的女儿先嫁都不去给我爸看望或者慰问聊聊天,我最后一个嫁的又去给他们家送礼,我去都是我要付钱买东西,包红包给他们的孩子,他们当然乐意,有进不用出,当然希望我多去多好,他们还张面子,说出去多好听。
有时候倒也不是心疼那点钱,买点东西,一年到头包点红包给他们的孩子,也不算很多。
但有时候想到我爸他们都不走过场了,我也觉得没必要了。
特别二太娘家更加注重礼仪情节,之前听她说大伯家嫁女儿,大伯打电话邀请他们去参加婚礼,二太娘夫妻都说她家女儿没带女婿去他家喝茶,没给他家面子,他们都不去,然后托人包了一百元就这样打发了。
所以后面我想他们家不是不懂礼仪,恰恰是比别人更懂,但就是不想自己的子女去给我爸走礼仪吧。所以自己也要分的清,看的透!
老家就是这样,很多攀比是非心里的,我是晚辈子女可以无所谓,但是如果不顾及我爸的面子,人家不会觉得我很好很大方,只会更加看不起我爸。甚至觉得我家都不走你爸这个家了,你的女儿依然想走我们家,更加看不起的我爸家。
后面我也没去了,暂时先这样吧!
这里面其中的门道和心思真的不是随随便能够看的懂。以前不懂,总觉得自己简单,别人也会简单,但不一定!别人不想走你家,自己上赶着走,很勉强!
俗话说:“圈子不同,不必勉强,别为难了别人,也为难了自己”
所以有时候,亲戚走着走着,最后就当比陌生人熟悉些,但又好像不能继续更亲了,就当朋友相处,能够聊天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