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唐的佛道之争和唐代宗教政策
中国人思想最重要的三个来源是儒、释、道,儒教、道教是本土文化,佛教则创建于天竺(印度),三教是在公元前6世纪几乎同时创立的。
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传入我国,次年在洛阳修建了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已经传播深远。
隋代佛教居三教之首,到唐代发生了变化。
李渊、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夺取了天下,道教徒有鼎力相助之功,另外李家属于关陇军事集团,地位不如中原的士族门第高,为了自抬身价,李家认老子李耳为先祖,来抬高自己的门第,老子是道教的始祖,自然道教地位就需上升。
唐高祖李渊曾有废佛之意。太史令傅奕武德四年(621年)上《请废佛法表》和《益国利民事十一条》,说:“布李老无为之风,而民自化,执孔子爱敬之礼,而天下孝慈。”抨击佛教说:“佛之经义,妄说罪福,军民逃役,剃发隐中,不事一亲,专行十恶,岁月不除,奸伪逾甚。”僧人法琳则著《破邪论》等文反击。
当时的佛道之争,因为皇室明显支持道教,佛教被抑制。625年,李渊亲自到国子监宣布:道第一、儒第二、佛最后,唐太宗李世民上位后也坚持了这项国策。
唐代的宗教政策到武则天时期有所改变,武则天借助佛教造势,方登大宝,所以抬高佛教地位,成为三教并行,佛先道后。
再后,到唐睿宗时成为三教并行,不分先后。
二、玄奘西行
唐代初期,因官方兴道抑佛,佛门弟子发愤图强,力图振兴佛教。
玄奘法师(602-664年),本姓陈,河南偃[yǎn]师人,13岁出家,勤奋好学。他有感于佛教教派林立,不被朝廷重视,决心去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印度)求法,以澄清教义源流,上表请求西行被拒绝,他“无顾身命”,违反法令,偷渡出境,踏上了西行取经的万里征途。
贞观二年(628年)冬,玄奘离开长安西行,第二年,他孤身一人,从瓜州偷渡出境,途经西域十六国,在极其艰苦的行程后,最终到达天竺,他在天竺各地游学数年,声誉日隆。十七年后,他带着657部佛经回归中土,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入长安,万人空巷,夹道观瞻,盛况空前,是唐代以来佛教徒最荣耀的时刻。
应该说一下的是,当时去天竺取经的并非只有玄奘一人,据义净求法高僧传记载,贞观到武则天时期,从海路、陆路去天竺求法的僧人数量超过五十人,古代社会这样的长途跋涉风险极大,可以说是九死一生,玄奘能够成功,除去个人的大智大勇外,运气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西游记》和玄奘取经图像
目前所知纪年最早的玄奘取经雕像,在陕西子长县钟山石窟第2窟西壁的水月观音龛像中,时间为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
玄奘取道出境的瓜州地区,留存有西夏时期绘制的六幅《取经图》,可能是根据真实事件所画,这几幅壁画是菩萨经变图的一部分,所在石窟为榆林窟、东千佛洞和文殊山石窟。
明代 ,以玄奘西行为原型创作了中国神魔小说的巅峰作品——《西游记》,明代刊刻的百回本并无署名,经清代学者考证,认为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从故事流传到成熟经过了一个过程,在全国各地的佛教石窟雕像、壁画中,“玄奘取经”是常见的题材,保留有珍贵的视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