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在我的家乡就这个叫法。小时候,有阵子跟着海姑住在画眉坳的高山上。云雾缭绕的环境,非常适宜茶叶的生长。清明节前后,海姑便带上我们背起竹篓去採茶。
高山上的茶,叶肥壮、色泽绿、茸毛多。採回来后晾青,放进大铁锅里炒青,再把萎调的茶叶倒入竹筛里摇青。经过反复揉捻,茶条卷曲索紧,外观硬朗,置于通风处自然干燥。最后收集起来装入瓦罐,红纸封贴。
高山茶,画眉坳海姑制作的私家茶,完全是纯手工的传统风格。现在回想起来,慢火铁锅里两手炒揉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还有那扑鼻的茶香,悠久绵长,回味不绝。
吃茶,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滋味。和海姑一起住在高山的日子里,茶没感觉出有什么特别。只是海姑会把上好茶叶,留下来招待贵客。还有就是在盛夏,她会用木桶把烧好的茶放在门口,供赶路的人渴了随意取用。
高山上居住过的我,离开海姑后到都市上海生活,发现“吃茶”在这里通用。去日本旅行时,街头“喫茶”的招牌也见有不少。原本以为“吃茶”是家乡话,没曾想湘赣、潮汕、苏杭、闽南等地,甚至就连日本都这么说。
夏威夷又栖身了二十几年,吃过了武夷岩茶、黄山毛尖、云南普洱、杭州龙井、福鼎白茶、棋盘仙茗、洞顶乌龙、日本玉露、斯里兰卡红茶等,不下几十种的茶。可要说一生真正铭记不忘的,还是海姑作的高山茶。
吃茶,被冠上“品茗论道”的字眼,似乎就变得与众不同。赵州禅师的一句:“吃茶去!”古往今来,不知让多少人费尽纸笔注释,殊不知那多是头上安头的饶舌。犹记得当年,海姑叫“吃茶”,我们便只管坐在桌前吃茶。
画眉坳的高山上,海姑早己往生净土,再也吃不到她做的茶了。可那段与海姑一起作茶的经历,却至今仍难以忘怀。海姑的“吃茶”,透出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的自在洒脱。“吃茶”过程就两个简洁的动作:端起、放下。
吃茶,是没那么多繁文缛节的平常事。吃,是把不小心喝到嘴里的茶叶,嚼碎了直接吞入腹中,海姑就这样吃茶。没有茶道雅流的形式,没有一壶得真趣的诗意,更没有高山流水的情趣。吃茶时只管吃茶,平平淡淡。
#育婴坊夏威夷—呵护宝贝,不泯童心;喜欢自驾游,四处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