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厢情愿的读书写作
一份菜快上桌了,总有人想着撒一点辣椒粉胡椒面,这个习惯根深蒂固。.
忘了一个原则:本真质朴,所见即所得。
很多人说村上或者杜拉斯是言情小说,因为他不是审美阅读,他会添加一些想象,会觉得很多地方很深情的样子,以为文字本身就有那些。
其实文字本身没有。但却会有各种效果。
就像鲁迅说的,红楼梦在不同人眼里不同的味道。
普通读者不能沉浸审美,就会带着想法看书。
如同一些人看电视剧,剧透得比电视剧还超前,因为他带着套路去看的。
写作当然也就如此了。
作品没写那个年代,就读出那个年代,显得和机灵。没有伏笔,他找出伏笔,多精明啊。
这样的读者他只是读他自己想要的。
也就是一厢情愿。
他不能真正沉浸,敞开。
和看价钱判断服装档次,有什么分别呢?越贵的就是越好的。
他不能用单纯的眼睛去看去听,只看到符号标记。
一切都要贴标签,不好贴标签的,就要找个标签贴上。如此一切都是自己熟悉的,读来读去只是读自己已知的。
比如杜拉斯的情人。 要么男人是负心汉,要么就是情种,两个选择选一样,选择题,这就是普通读者的阅读,否则他会觉得迷茫痛苦,找不到北了。
还有的琢磨直子爱不爱渡边呢。他为什么琢磨?因为他必须要帖标签才能读下去,否则好痛苦。
所以啊,那样的读者和写作者,他永远不能敞开并接纳一些浮现的东西,他只能接受旧东西并分类。
李书福说的,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沙发。他的看法就是新东西其实就是老东西,没有任何新的。
现在他改了。
如果不改,吉利汽车早就倒闭了。
谁花几万块钱买四个轮子和一个廉价沙发呢?
他得敞开啊,承认汽车不是轮子加沙发,这样才能造好汽车。
看村上看杜拉斯看红楼梦,永远都是一种视角,无外乎就是开撕,各种撕,花样翻新的撕。这种读书,什么也读不到。
所谓自失,沉浸,就是要清空,傻一点,这样才敞开,浮现,尝滋味。
很多人读哲学,读的还是自己老一套,他不能敞开不愿意接纳后再判断。 读什么哲学书,他最后都来一句,道德经都说过的。
他不需要读书,他抱残守缺,十岁已经定型了。
让我们像梵高那样挨着火堆坐下吧,火堆是全人类的集体意象,在它旁边我们可以通向久已遗忘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