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这里的习俗,大年初二是要走亲戚的。今年父母在我家过年,就不走亲戚了,约了三五个知己,聚会聊天,吃饭。
大家谈起了“年”。一致的口吻是:小时候的年才是有年味的年,才是故乡的年。
朋友们在茉莉花茶的袅袅香气中,围炉而坐,你一嘴,我一舌地开始了年味的回忆。究其小时候年味渐渐变浓的顺序依次是:
1、年味慢慢来了
小时候过年临近,每年一度的期末考试就要来了。就会时常给自己一个安慰:马上要过年了!记得那时刚刚改革开放,一大批出国留学的才子们赶着回家过年,哥哥也赶着日子回来了。由于在外半工半读,也挣了点钱回家,就给弟妹们发财包,发财糖。我们也考完了,领了寒假作业,放假了。年味逐渐临近了。
2、年味的酝酿
年前的十来天里,家家户户大扫除,贴对联,买年货,排队加工水磨粉(机器加工的包汤圆,做糯米糕用)爆米花,炸肉丸子,做点心,忙得不亦乐乎。
3、年味爆发
大年三十,这一天,清晨,就有忽远忽近,或长或短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地响起。家有喜事的,发财的,在爆竹声中就能听出。一千响的大地红,似乎以连续不断地响声提醒人们是发财,是有喜事了。
母亲早已起床,做早饭了,这一天,就吃两顿,早饭和晚饭,接下来就要准备一大家子12人的年夜饭了。那才是过年的一场最大的盛宴。
父亲和姐姐打着下手。8冷盘,6热炒,鸡汤,两道点心,摆满了整整一桌。
吃饭前,哥哥们出门放一挂鞭炮,然后进门,把大门关上,取意财神进门,不让他跑了。全家老少,围坐一桌,爷爷端坐上位,念念有词: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祈来年事事平安,饱暖安康。
接下来就是给新生儿,给孩子压岁钱。母亲给我们几个压岁钱,不多,但我小心翼翼地藏进贴身的兜里,兴奋地像个百万富翁。
一直到了12点,父亲早把长鞭挂好了,眼睛不停地看着手表。这个时间一定要把控好,马上就是新年了,就如后来春晚的倒记时,一定要用最响亮的爆竹声,迎接财神,福星进门,这叫“开门炮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一刻,年味瞬间爆发,新年到了!
4、年味绵长
大年初一一大早,爆竹声就此起彼伏,我从被窝里钻出来,母亲说:来,穿新衣服。那年月,只有到了过年,浑身上下才能焕然一新。此时的我,浑身觉得轻飘飘的,走路格外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扯坏了。
一大早,父亲带着我们给爷爷拜年,鞠躬作揖,说吉祥话。爷爷高兴,每人给份压岁钱。
走在路上,遇见左邻右舍,个个满面春风,喜气洋洋,拜年啦!恭喜过个热闹年啊!
接下来的整个正月,几乎都在走亲戚,做客人,吃酒席。你来我往,真是热闹极了!
5,年味的尾声
似乎很快,便到了元宵节了。这是年的尾声,却也是最后一个高潮。那时物质匮乏,但是过年的三天必须放鞭炮。除夕,初一和十五。
俗话说:“三十夜的火,月半夜的灯”元宵夜里,家家户户都一片灯火通明。大人们还有竹子点了火,让我们每人一根拿着,在弄堂里欢跑,此时的元宵夜,有爆竹声,有嬉笑声,还有吆喝声,(既大声念吉语的人,如:家业兴隆人上人,事业成功腾青云等)这样的场景,把年味发挥到极致。
夜深人静时,大家带着疲倦和不舍回家了。这个年也算是过完了。
我们第二天就要上学了。
通过回忆,我们为什么总怀念小时候的过年?或许时因为那时物质贫乏,盼着过年,因为过年才有新衣美食;那时纯善,快乐,简单,捡到一把哑炮也如获至宝;或许因为那时的古朴的,满满的仪式感,洗涤一年的心尘;或许,只因为当时还是孩子!
怀念那些年,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