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练习写作。在作文中,物、事、情、理是4大写作对象,其中景物描写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写作练习者必须深耕的领域,但精通并不容易。
景物对应的是外部世界,是我们生存生活的环境,是我们睁眼所见、两耳所闻、伸手可触的客观存在,在写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散文、诗歌、小说之中,都离不开景物。单就景物的描写而言,我个人总结有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级是直白粗描。把景物的感受不假思索直接说出来,不追求逻辑,不追求细节,不追求美感,只是一个概略勾勒,甚至连白描都算不上。比如,描写鸟鸣声,直接写“早上起床,听到窗外鸟儿的叫声,很好听”。这样的语言,是普通人说话的水准,没有特色,也没有深度,更没有艺术感染力。“很好听”“很好玩”“很好吃”“很好看”,这些词语,空洞无力,至于怎么个“好听法”“好看法”,完全没有概念和描绘,属于最低层次的描写。
第二级是填充词语。继续上面的例子,描写“很好听”,可以使用的词语有哪些?这样一思索,就发现有“悦耳”“动听”“天籁”等词,还可以用一些形容词,比如“清脆”“轻快”“此起彼伏”,也可以用一些象声词,比如“叽叽喳喳”“啾啾”“咕咕”,这样一来,描写就变得具体、生动起来,这时的语言就达到了小学生的水平。
第三级是使用修辞。用语言来描述“很好听”,不可能像录音一样还原场景,也不可能把声音搬到文字中,因此为了更进一步地描述人的感受,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要进一步使用修辞。比如,把小鸟的叫声比作“悦耳的琴声”“动听的歌声”等等。这时,整个描写就鲜活起来,变得有特色、有触动、有意境,也有了美感,达到了中学生的水平。
第四级是语言升华。这是景物描写中的质变,是给景物赋予生命和灵魂的阶段。描写鸟儿的叫声,说“像悦耳动听的琴声”,这还流于大众化,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提炼,无论是意境上的,还是感受上的,都可以再深入和生动一些。比如,一位诗人描写鸟儿的声音,写道:“像若干只女神的手,一齐按着生命的键”,这就把“琴声”升华为了仙乐。要做到这一点,不但需要扎实的文学功底,还需要一定的灵感,达到这个层次,就已经是优秀的描写了。
第五级是铺陈上色。景物的描写,在抓住本质之后,还需要进行铺陈细化,就像汉代的“赋”一样,只有极尽文辞之力,方能极尽山水之美。这个阶段的加工,可以用技法,反而容易一些。比如,还说鸟儿的鸣叫声,“清晨,我从美梦中醒来,窗外传来鸟儿叽叽喳喳清脆悦耳的叫声,就像仙子们齐齐按下了生命的琴弦,又像蓬莱山上叮咚欢快流下的溪水,也像天上一眨一眨闪耀着的星星”。
第六级是融情于物。写景物的目的,最终还是传递心声,表达情绪和感情,或喜悦,或悲伤,托物言志,寄情于物。至于怎么写,完全看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可以正面描写,快乐对应喜景,悲伤对应哀景,高洁对应梅兰竹菊,低落对应黑暗乌云;可以侧面描写,并不点破作者的意图,让读者自己去体验,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反着写,以欢快美好的景色,反衬内心无上痛苦,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是用“杨柳依依”这样的美景乐景来描写征人的离别之痛。
其实,按照武侠小说的套路,应该还有第七级,那就是天人合一,李白、苏轼的诗词大概就是那个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