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连载】丽江、白沙、束河三选一·入藏十三线纯徒日记

专题: 路上书 旅行 美好人生。 人生百味 人生旅途
作者:杉道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1-23 17:33:54  阅读:223   网上投稿

徒步进藏日记·滇藏线篇

DAY149

地点:白沙古镇、束河古镇

日期:2021.02.06

·····原文链接:杉道·····

昨夜和客栈的几位朋友夜游了一圈大研古城,发现古城的夜晚与白昼真的很不一样,即使没多少游客,夜晚的酒吧也吵得令人心生厌恶,少了白天的清净,古城成了名副其实的“艳遇之城”,与那些街边浓妆艳抹的女子一样,风尘有余却毫无姿仪可言,不如早归休息。

白沙古镇与束河古镇离市区都不远,公交可达,于是计划今天花一天时间把两座小镇逛了。用惯了电子地图,发现真的很方便,一图在手,攻略我有,根本不用麻烦他人。一大早,客栈还在沉睡,我带着小铃铛出门了。

白沙古镇距离市区十公里,束河古镇距离市区六公里,且位于同一方向,理论上它们都在步行范围之内,两小时内轻松可达,所以我还是选择了坐公交前往,休整期间暂无斗志。青旅门口即是车站,11路转6路,不到一小时顺着直通玉龙雪山的大道来到白沙古镇。

来的早不如来得不巧,虽然这里并不是国内游客的必选地(据说老外扎堆),但我早就在某处打探到白沙壁画的重要性,曾一探江孜白居寺七百年壁画光艳照人恍如隔世的震撼,相信此地六百多年的壁画应当也不会差到哪去,可是到了才知道壁画在修缮,绝大部分精华的场馆都没开发,遗憾,只能逛镇子了。

白沙是纳西族最早的聚居地,守护丽江坝四百多年的木氏家族便发韧于此,这里保存着最纯粹的纳西民俗,比如凭借区区八章即可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纳西细乐。

话说自从第一次从西藏回来,民乐的开关被豁然洞开,内心对于远古文明的亲近,让原来觉得很土的音色变得日渐温暖,侗族大歌、藏族三弦、台湾原住民小调……越听越多,虽然绝大部分出于语言的障碍是听不懂的,但就是喜欢那种莫名的追溯感,顺着音乐逆流而上。

因此来白沙的另一个目的就是看有没有机会听到细乐,来过的室友提醒这里有个“棚子”会演奏,但是始终没有找到,是我听岔了吗?因为游客少,小镇仅有的两条街安静至极,大部分店铺关着门,开着门的店铺也“望眼欲穿”空空荡荡毫无人气,老板们一个个拖着木椅在门口闭眼晒太阳,听着我的铃铛声路过也不动分毫,只有小巷尽头的玉龙雪山默读着我的徘徊。

白沙虽是纳西人的住地,但汉文化也通过多年的融合深深地在这里扎根,那一幅幅手写的对联就是明证,春联如“门迎春意添新色,鸟识晴光报佳音,春回古镇”,挽联如“黄花溅泪有余哀,素服履霜今两载,二年之期”,甚至(理所当然)还有东巴文的对联令人望文生义。

白沙与束河不过四公里,懒得等公交,买了瓶饮料就开始往回走。相对于白沙这的规模显得宏大很多,白沙亦有小溪流过,但这里的小溪窄处绕低墙,宽处柳凭风,跌处水磨转,静处游鱼散,一位埙人独自面水吹响《故乡的原风景》,水草依依,马蹄声乱。

出了穿肠小巷,整齐的菜畦被竹篱围着落在道边,背筐老者弯腰拾菜。青龙桥的石板千百年来被驮着盐茶的蹄子踩得光滑无比,一位着古装的女子站在桥上,等待一片落下的花瓣,冬季的花瓣。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源”吗,只是没有桃花罢了,可“桃花源”真的需要桃花吗?我觉得有活水已足够。

两日,接连逛了大研、白沙、束河,虽然束河依然摆脱不了商业化的影响,但它却是我三镇的心头好,既在现代化中保有古乡的余韵,又有闲散浪漫的时光。下次如有机会再来丽江,必须在这里也消磨几天,阳光归我,白云归我,让流水从身边悄悄行过。

即使没有负重,但一天逛下来还是有些累,兑换券还剩两张,于是我另辟蹊径成了K餐厅的氛围组,趁着记忆尚热敲下今天的日记。另依旧无法对摆地摊的白发老奶奶轻易释怀,于是再次重金购入一瓶韭菜花辣酱和一瓶自家产羊奶,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红颜祸水”是也。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