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看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之后简短的读后感,只挑了一两个点来谈,比较粗略。
此文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共1548个字。
新的开始
前情提要
这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多,但由于书的篇幅较短,每个部分的交代并不十分详尽,所以挑了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稍加阐述。我高中看时粗略又马虎,那时也涉猎社会学相关内容,只是管中窥豹。
许是年纪大了,感慨深了些,但只拉出一两个点来讲讲体会。其实这本书可以拓展出的点很多,但我匮乏的知识并不足以支撑我完整我的表述,而且对于农村社会我也并没有太深切的体会。
乡土本色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对于中国的众多农民,从最初是从种地和劳动来维持生计,继而才有了财富,有了富人和穷人。
但无论是谁,都不会忘记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靠种地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对于当今的不少人来说,年长者都更愿意选在留下乡下,守着自己的一片地,耕种收割,年复一年。土地对人不仅是生活的最初,更多的是乡土的牵绊,一种深扎在土地里的深厚感情。
农村外出务工的人愈多,在北上广深可以听见繁杂的乡音像钢琴乐谱上高低的符号,形成不同的声音,反映的是人民的高流动率。
城市发展的速度太快,生活消费需要高昂的金钱来负担。农村无法保证孩子的教育、生活,孩子也始终要跟着父母的脚步在全国游走。
但在农村,情况则相对不一样,农村更少有人口的流动。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就是孤立和隔膜。它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比如组、村、镇之类,生长在农村里,身边的过路人可能就是上几代的亲戚,从小被看着长大,对身边的人太过熟悉,因为聚村而居。
由于此种环境下流动率较小,社区之间的往来也就少了许多。在一个地方性的圈子里,地方就限制了此地人群的活动范围,接触少,生活相对隔离,社会圈子也较为独立。
因此才有了生于斯、死于斯,从土里生,生活在这里,死在这里,落叶归根。
文字下乡
城里人眼里的农民人总是蠢笨的,是“愚”的。在影视题材里也总是出现不讲理的农民、没文化的农民,穷困和愚昧就是大多数人对于农民的看法。
农民固守的知识信条是由祖上的一代一代所传下来的,没有科学的断定,但它的确成为了许多农民居民的生活指南。这些是他们一代一代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结晶。
他们也许没有文化,或是文化程度低,但都不可否认这些生活经验所带给他们的一切。
以是否能够识字读书来作为判断“愚”的标准,并不恰当。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和资本去享受合理的教育,没有机会学习,无论他有无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
文字的作用本就是传情达意。文字是能够用眼睛看到的符号,文字通过发声形成声音,文字通过印刷或者刻字写出来成为文字符号,只要能够准确精到体现想法,就已经足够。
在没有文化的动物之中,它们所依靠的是本能,依靠本能来应付生活,就不必有生活。
但对于人来说,每个人,每一刻,所接触的外界是众多复杂,但是并不尽入我们的感觉,我们有所选择。
和我们眼睛所接触的外界我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我们的视线有焦点,焦点依着我们的注意而移动。注意的对象是由我们自己所选择的,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生活的需要。
人的记忆是自主的选择,我们并不会记住一切的过去,而只是记住其中极小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成是记忆,有待以后回忆时可以加以认取。
在乡土社会中,生活是相对安定的。因为向泥土讨生活的人,轻易是不能够随处移动的。中国人讲究魂归故里,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