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驾驭自控力,活出更好的自己

专题: 读书,学习 简友广场 心理 读书
作者:玛鲁玛鲁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1-13 17:54:52  阅读:163   网上投稿

2019年4月,上海卢浦大桥上,17岁男孩因受到妈妈批评,导致情绪失控,冲下车后跳桥身亡;2018年10月,重庆某公交车内,一乘客因错过下车站与司机发生互殴,造成车辆失控坠江,十几条生命就此止步。

情绪失控导致的恶果屡屡发生,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出现无可挽回的后果?

《自控力》这本书告诉我们:自控力与生俱来,它可以通过锻炼增强,合理使用自控力,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进而获得更好的人生。

本书的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斯坦福大学广获赞誉的心理学家,为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包括《自控力科学》和《在压力下好好生活》两门课程,是该继续教育学院历史上广受欢迎的课程。许多人在学习了这些课程之后,获益匪浅,并实现了各种人生目标。

1、自控力与生俱来,可以被训练,也会疲惫

从远古时代起,人类就拥有了自控力。自控力是一种生理本能,随着我们身体的进化一同进化。它控制和保护着人们,避免我们做一些可能危及生存的活动,比如赤手空拳和一群狮子争夺食物,或者去偷部落里其他人的口粮。

自控力通过驾驭“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这三种力量,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其中“我想要”的能力,让我们牢记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与看到野兽赶紧逃跑的原始应激反应相反,自控力是“三思而后行”的力量。应激反应让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肌肉紧张,随时准备采取行动。而自控力则让人慢下来,平缓下来,从而抑制冲动。

比如,正在控糖的人看到一块美味的蛋糕,第一反应是想吃。但这时候自控力出现,告诉他先别着急吃,想想现阶段自己的目标,不要屈服于诱惑。

事实上,自控力比我们想象得要强大得多。有研究显示,人在进行极限运动时,大脑会在感知到身体正大量耗费能量时,启动过度保护性的监控机制,来保护我们的身体。说白了,就是大脑因为担心我们的心脏“挂了”,而对身体发出“你不行了”,“你得停下来”这样的指令。而事实上,这第一波的疲惫远不是自己的极限,我们的肌肉并未达到极限,只要有足够的动力和意志力就可以挺过去。

经过一晚上的睡眠,每天早上,我们的自控力会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这是因为,我们常常处在自控中,这会消耗我们的自控力。因此,我们通常把紧急的、难度大的事情安排在一天当中尽可能早的时间完成,以提高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好消息是,自控力可以通过训练变得更加强大。通过保持足够睡眠、积极锻炼身体、冥想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可以使我们的自控力增强。

但同时也要注意,凡事都要适度。我们不需要时时刻刻都要求自己完美精准地控制,因为控制自控力也是需要耗费体力和能量的,一旦自控达到这种近乎苛刻的程度,会带来沉重的生理负担,进而对健康造成损害。

我们需要偶尔给自控力一些小小的自由,让自己放松一点。当然这里的放松,是真正意义上的身心休整,而不是通宵打游戏、熬夜追剧、或是胡吃海塞一通。

2、避开“奖励的承诺”和“光环效应”,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

在一次实验中,科学家误将电极植入小白鼠脑中一个错误区域。结果被植入电极的小白鼠,宁可放弃食物也要不停地按压杠杆,接受每5秒钟一次的电击,直到力竭而亡。

科学家们通过这个实验发现,大脑有时候会给我们错误的认知,让我们把“奖励的承诺”当作“奖励”,让我们以为继续下去,会有快乐和奖励出现。就像实验中的小白鼠,每次被电击都让它继续寻求更多的刺激。

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由于这种“奖励的承诺”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会放大“及时行乐”的快感。就像人们在老虎机前没完没了地投币,因为他们总觉得会出大奖,于是就一直投币一直等待大奖,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和寻求电击的小白鼠一般无二。

注意,破局的方法不是让人失去欲望,因为失去欲望的结果并不比产生欲望的结果好到哪儿去。我们所要做的,是对自己想要的东西保持清醒。这不仅可以解决上面这个困局,也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另一个困局——“光环效应”。

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认为:做了好的、正确的事,就可以被允许做不好的、错的事,因为这是自己应得的奖励。这就是光环效应。

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认为:做了好的、正确的事,就可以被允许做不好的、错的事,因为这是自己应得的奖励。这就是光环效应。

比如:在商场血拼的购物者买了很多打折商品,他们会因为觉得自己省了很多钱而心花怒放,却忘了实际上他们花了超出预算很多的钱,并且还买了一大堆根本不在采购单上的商品。或者,在健身房大汗淋漓暴击两小时的健身者,出门犒赏自己一杯奶茶。这种时候,牢记哪些才是自己真正需要购买的,牢记保持身体健康才是我们的目标,能让我们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对很多人来说,为了下周的考评结果更好,可以全力准备七天;为了一个月后的婚礼上看起来更苗条,可以控制饮食三十天。但如果让他们为了五年后更好的工作、甚至二十年后更好的健康去储备些什么,却实在太难。因为五年、二十年,离他们太遥远了。

好的考评结果、婚礼上苗条的身材,都是“及时奖励”。及时奖励总更能刺激大脑,让大脑为了得到及时奖励而做出“我想要”的决定。而很久之后的目标却往往让人动力不足。只有我们学会延迟满足,把未来看得更重要,才能一步步向我们心中更远大的目标靠近。

3、自控力具有传染性并受社会认同影响,学会和多个自我和平相处

无论好的自控力还是坏的自控力,都会在人群中传播。这种传染性有三种模式。第一种,动作模仿,比如孩子看到电视里抽烟的动作,就可能去模仿。第二种,情绪传染,典型的例子就是情景喜剧。当拍摄现场观众的笑声出现在电视中,电视机前的我们也会受到这种传染而哈哈大笑。第三种,看到周围的人屈服于诱惑,自己也容易跟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几个人一起吃饭,比自己一个人吃得更多。

要减少这种不好的影响,最根本的做法是,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多去看些积极向上、榜样的力量。另外,让自己远离那个环境,不要把自己置于诱惑中。比如,正在戒烟的人不要凑到一起抽烟聊天的同事中去,正在削减开支的人不要和每日各种剁手买买买的朋友混迹在一起。

此外,自控力还会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比如作者在书中介绍,在美国,66%的成年人都存在超重或肥胖现象,但数据却让很多本该减重的人欢呼:“还好还好,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这种让自己处于大多数阵营的想法,让这些人自控力下降,没有动力去减重。所以,选择积极的、更高一些的圈子对自控力的影响巨大。

还有一种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明天有个重要考试,需要早睡以保证第二天精力十足地应对。但越想早睡就越睡不着,平时从没有失眠情况,这一次却辗转难眠。

这就是自控力中的“讽刺性反弹效应”,它是指当人们越想摆脱某种想法时,反而比不去控制时更难以摆脱。典型的例子就是,越是禁止两人相爱,他们爱得越深,比如罗密欧和朱丽叶。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味抑制人的本能,只会让想要摆脱的对手更加强大。我们需要放弃对内心感受的控制,平静地接纳它。

这一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处理我们的想法、情绪和冲动。我们可以选择忠于自己的内心,但不要全部相信;我们可以选择感受自己内心的冲动,但不要随意行事。

自控力的目的,是让我们接纳各种不同的自我,而不是改变或者压制自我,逼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自控力从来不是让我们改变自己,它让我们理解不同的自我,学会接受相互冲突的自我,并将它们融为一体。每个人都有两个不同方面,一方面注重眼前利益和生存需要,另一方面注重长远利益。自控力帮助我们在这两者间找到平衡。当我们正确认识了自控力,学会正确地使用它,时刻不忘自己内心真正所愿,就能在自控力的帮助下,成为更好的自己。

愿我们都能读懂自控力的真谛,驾驭自控力,活出更好的自己。

一本能够一口气读下来不觉累的书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