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杨柳青年画小记

专题: 读书
作者:蹉跎笑我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1-04 17:50:32  阅读:174   网上投稿

山西博物院主馆四楼书画厅新开“杨柳青青话年画”展,展出时间从21.12.10到22.03.10,作文以记之。

“杨柳青”让人想起王之涣的绝句。

《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这首诗写的是朋友在春天里送别,年画是在迎春,一送一迎,平添了许多味道。

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木版画。

年画最早的内容是门神,起源自古代挂桃符的习俗。神荼【shēn shū】和郁垒[yù lǜ]是最早的两位门神,相传他们擅长捉鬼,所以把他们的形相画在桃木块上,挂在门上用以驱鬼避邪,保门户平安。王安石诗里说“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这个风俗,后来演化成贴春联、年画以迎春。

年画真正走入千家万户要到北宋时期,东京汴[biàn]梁(今河南开封)附近的朱仙镇,借助汴京的繁华和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成为最早的年画制作中心。

北宋亡后,随历史变迁,形成了数个地域传统年画,其中出名的北方有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北武强、山西平阳、山东潍[wéi]县杨家埠[bù]、山东高密的年画,南方有江苏苏州桃花坞、四川绵阳、湖南邵[shào]阳滩头、广东佛山、福建漳州的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兴起于明末,繁荣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因为天津地处南北交通要冲,又是对海外的通商口岸,文化多元,年画题材也包罗万象,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

为了满足不同阶层的需求,发展出为宫廷进贡的“细活”,为富裕家庭的“二细活”和供普通人家的“粗活”。

杨柳青年画的工艺特点是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属于工笔重彩的风格。

因为是先印刷,再手工绘制,画功的好坏对成品质量影响很大。与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的文人画不同,这些画工是粗通文墨的工匠,画技是依照师父流传下的一套“画诀”,而且要严格保密。

画工的学徒期一般三年,先从研墨调色开始,渐次开始画线条,得见粉本,暗记画诀,出师后才能创作。

一位画师记录了部分“画诀”,总诀说:“金人物,玉花卉,模糊不尽是山水。富道释,穷判官,辉煌耀眼是神仙……”

画鸟要“先画眼,后画嘴,画完全身再画腿。”

画美人要“鼻如胆,瓜子脸,樱桃小口蚂蚱眼,慢步走,勿乍手,要笑千万莫张口。”

清代末年,西方的现代印刷术传入,以其价廉质优,抢夺了木板印刷的年画市场,且清末民国,战火连绵,传统年画风雨飘摇,难以为继。建国后本有所恢复,又逢文革时“破四旧”,大批年画版和样图付之一炬,据说开封一次在书店街销毁年画版,烧了三天,年画再度衰落。

本次展出的年画大多是旧版新制,所以外观很鲜亮,内容丰富。

这是用做海报的一副《连生贵子》。

这是清代高桐轩的作品,是最具有文人画气息的年画了。

这是《仕女图》,民国了还裹脚。

文化总是随着时代变化。这次年画展里有一张《歇后语》,很是有趣,但细细看去,又大多不解其意。一日父亲与我同去,方给我解释了其中的意思。

 “小炉匠戴眼镜——找茬”,小炉匠干的营生是修补锅碗,是个细致活,要带上眼镜看清楚破裂的茬口。

“半夜里叫城门——撞钉子”,古代城市为安全,夜里关城门,门上有门钉。

 “小孩子不认得旗花——火冒钻天”,旗花是古代的烟火炮仗,点燃后下端喷火,窜入空中,过去有个称呼叫“窜天猴”,现在已经禁绝鞭炮,和旗花相似的礼花倒是还能见到。

有些歇后语是现在还在用的,例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艺术来源于生活,当生活场景不复存在,今人很难理解古人在说什么。

这幅年画上面的题句也很有味道:

“各样皮科似笑谈,看着容易做的难。

君子莫当俗语论,具是人间省[xǐng]事言——默得居士题南窗下”。

年画还取材于古典名著,这里是四大名著题材的年画。

戏曲艺术也是常见内容。

年画的题材也与时俱进。

时至今日,人们对“过年”已经越来越淡化,虽然还会贴春联,但已不再张贴年画。或许是年画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色彩对比强烈,构图单一,装饰性强而艺术性弱。现代印刷的效率更远胜木板印刷。所以虽然进入了非遗,(杨柳青年画,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想恢复昔日的辉煌谈何容易,大部分人也就是到博物馆看个新鲜罢了。

再说句题外话,这些年画多为新制,大可以用书画的方式装裱,直面世人,让人近距离的感受风采,不必装镜框,再多一层展柜的玻璃,真是拒人千里之外了。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