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父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是可以做到关注感受。”
以上这句话也来自于表嫂。
我在跟她聊天时,更多的是在讲育儿话题,昨天之所以深刻地剖析了一下自己的婚姻,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顺着她的思路想到了自己的种种方面。不光有育儿,有婚姻,还有关于我对自己原生家庭的探讨。
她只有一个上六年级的儿子,我有两个。在他们家基本不存在鸡飞狗跳了,我刚到时,小侄子还在外面打篮球,后来回来了之后就在房间看书,很爱看书的一个孩子。而我们家经常是大儿呼小儿叫的,聊着聊着,她便说到了上面那句话。
这的确是一句值得认同的话,生活中我很难将一碗水端平,尤其是在骁哥身上。而我忽然想到,我和我妹从小长大,在我的印象中,我这个长姐却从来没有感受到来自妈妈的责骂,更没有感受到母亲的偏心。这太让人奇怪了,一般来说,大的应该都是受委屈的一方。
表嫂说:“你没感受到不公平,那一定是你妹妹感受到了。”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似乎真是如此,“那我下次问问我妹妹。”
周末,我回了娘家,没去探讨这个话题。反倒是在观察妈妈和妹妹的交流,以我这个30+的年龄看,大学刚毕业的妹妹简直还是个孩子,什么事都要跟妈妈争执一番。我们到的时候,妈妈正在煮花甲,她倒了一瓢水入锅,妹妹在旁大呼,“不要放这么多水。”我没做声,她俩,一个没做过这类菜,另一个点名要吃这道菜,妈妈依着她的习惯做菜,妹妹这个不会做但是“见过猪跑”的人,在一旁碎碎叨叨。一般最终会以我妈一句“你会搞,你自己来搞”结束,常年不变。我看着她俩,觉得有些好笑。
我和妈妈的相处方式相对理性多了。记忆里,我们很少有争执的时候,即使是这种无伤大雅的争执。我们俩的关系,更像,相敬如宾,嗯,这个词语很贴切(虽然它一般指夫妻)。尤其在我成家之后,我觉得渐渐老去的妈妈很多时候会开始听从我的意见。
就像刚吃完晚饭,屋外一辆挖机开始拓宽路面。轰隆隆的响声把我们都吸引出来了,挖机正在用别处挖来的黄泥填补临近池塘的一块空地。池塘是我们家的,不大,位置有点尴尬,路要拓宽,只能填塘或者在公路另一边加宽,那样路就横在了家门口。我问何不干脆填了池塘,也省得路要在这里转个弯。妹妹说,“只有老妈一个人不同意,她说将来也许还有用。”
我随意说了一下,留着池塘,将来还会存在危险,要是司机开车不小心,翻到池塘里还是个麻烦事。没想到妈妈改了主意,大概是因为我们都摆出了各种理由。这时,妹妹补了一句:“只有姐姐讲的话,你就信。”
当时我没多想,后来离开娘家,带着妹妹一起去单位,在车上我犹豫着要不要问问她关于公平的看法,一直没问出口。不过,我大致知道了,她的内心一定是觉得妈妈偏向于我的,或许,这么多年,也的确是如此,妈妈总以我为榜样鼓励她,我身上的各种光环却让她活在了阴影之下。
我们俩的性格,基本不像。
但是仔细想想,对我而言,妈妈以及爸爸的肯定,对我的成长是很大的激励。我这一生,基本上是顺风顺水过来的,很少听到有负面词语,这样一来,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得改。
就从写文章少写“我”开头的句子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