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谁欠钱谁是大爷,而债主往往遭人恨呢?
欠债者欠债者尤其是没有没有能力还债的人内心往往会有一种愧疚感,内疚积累久了就变成愤怒,而情绪何以安置,只能加于债主上,越还不上钱,对债主的愤怒就越大。所以借钱,尤其是熟人之间,需要谨慎。
看到这样一段话——
“当你给别人带了比如早餐,饮料,雪糕这些小价钱的东西后,别人给你转钱的时候,请你大方的说出价格并且收下,不要觉得几块钱收了之后,别人会认为你斤斤计较,你不收他才难受,没有人缺这几块钱,更没有人愿意,因为几块钱就欠你个人情。”
一段关系中,我们往往认为付出者是更崇高的,而他们要得到的或许更多。付出多的那一方会得到更多清白感,表面上看ta是在服务于接受者,实际上ta才是关系的控制者。没有完美的关系,而只要一段关系中发生丝毫的问题,ta就可以把所有责任推向接受者。
简而言之,付出者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结果常常是以接受者的内疚接受,久而久之,内疚积累,关系破裂,而提出结束关系的,往往是付出少的一方。这也就是为什么完美的付出者朋友更少,伴侣难寻。
海灵格如是说:“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抛弃需求……从根本上讲他们是和关系对着干的。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绝接受生命的施舍,否认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别人很快不想从拒绝接受的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因此,长期的助人者常常是孤独的,最终变得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