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本有难度的好书就望而却步了。而正确的做法是读下去,只注意自己能理解的地方,不要为一些还没理解的内容而停顿。
先把理解的内容读完,回头再来看之前不理解的内容。很可能发现竟然能够理解了。如果能反复采用这个方法几次,即使再有难度的书也会被啃下来。
下面分几个方面阐述:
一、阅读速度:
理想的阅读速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
检视阅读可以是一种快速阅读,分析阅读通常速度要慢一点,而一本好书往往读起来会有点困难,需要慢慢品味,细心揣摩。
一个阅读者需要提出的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详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
4、这本书跟你有何关系?
带着四个问题开展阅读,会让自己有更明确的方向。
二、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
就是要勤于做笔记,之所以这样,在于做笔记能让自己保持清醒,此外,促进自己主动思考。具体方法有:在重要的地方划线,在空白处做标注或编号,记下相关的页码,将关键字和句子圈起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
等自己感觉全部正式读完,理解后,试着写一篇读书笔记,可以结合书中的一个观点,一段感触至深的话语,或作者提出的一个命题等。考一下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过一段时间,还可以复读这本书,还会有不一样的知识获得。这就是有句话说的:书读三遍不嫌多的道理。
另外,图书要有一个分类。就有了明确的参照系,可以快速掌握对图书要义的理解。再往前一步,你的阅读量会更大,阅读起来可能会更轻松。因为过往的阅读会给新的图书提供参照物。
三、如何进行图书分类
先检视阅读一遍,通过书名,副标题,目录,序言,摘要以及索引快速判断图书所属的类别。此外,还可以看看本书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主要的内容,不必读太多就可以区分出哪一类的书了。
阅读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比如:集中一段时间阅读励志类,再比如:工作上的需要,加紧突击专业类书籍等。
四、 如何看透一本书
养成梳理出内容顺序与关系,提炼各部分纲要的习惯。要掌握阅读与写作的互惠技巧。一个作品应该有整体感,清楚明白,前后连贯。这是优秀写作的基本准则;如果全书主题明确,主线清晰,那就一定要找出来,尽量列出各部分的纲要和区间。
文章清楚明白,就会跟纲要的区间是否清楚有关,文章的前后一贯,就是能把不同的重点条理有序地排列出来。它能帮助读者区分作品的好坏。
学会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的内容。通过叙述这本书的大意,可以掌握这本书的结构和框架。找出作者要问的或是想要解决的问题,还要能明智地整合出顺序来。
学会发现作者的意图,同样有助于自己的阅读。不只掌握相关的问题,还要能明智地将这些问题整合出顺序来。
这样,通过阅读分析,会感到自己阅读功力提升,阅读速度也会慢慢变快了。在理解,认同消化作者观念的基础上,这本书就成为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