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
有情众生一切的生命活动之总和皆在离苦得乐,植物努力向阳而生,虫蚁努力爬向食物,人一生都在致力于幸福,这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根本的驱动力,同时也是目的。二千多年前,佛陀直接明确指出了这一要点,也指出了达成此一目标的路径——苦集灭道,可是能走到彼岸的依然寥寥无几。生而为人,基本有些悲哀,做了人就意味着开启了苦难人生,人犹如被苦难的魔咒封印一般。
在人的通常认知里,苦难是外部强行加诸于身心的,被动又无可奈何,有些修行经验后,苦难等同于小我,小我等同于念头,念头等同于虚幻,结论是苦难不存在,可你又明明正在经历苦难,真让人懵圈!这个魔咒究竟怎么了?今天我试图结合认知心理学与修行来探索这个古老的话题,从而带来放松与安慰,坚定对佛陀的甚深教诲,直达解脱。
从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前缘观察来说,苦难是认知的结果,认知包含三大要素:认知主体(一组神经回路),认知客体(外在刺激),认知活动(感官活动)。常识与医学都认为认知主体是脑,我们先从脑器官的医学解剖结构与功能下手吧!
脑不是一个单一的物体,不仅能回答“痛苦不?”“幸福不?”这些问题,实际涉及脑部与全身40-60万亿个细胞中几百万个细胞间的周密协调、迅捷的电化信号传递交流(3毫秒)
人脑细胞(神经元)据功能作用分为三层,从脊髓神经顶端延伸出来,形若土豆的神经细胞群,称作脑干或者“爬虫类脑”,这是进化的原始保留,调节完成生物基本的生成功能,非自主性功能: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配合生成对抗与逃离等自动反应,诠释区分遭遇的威胁与安全。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逃,大部分爬虫类生物多如此行动和反应,斗争攻击多余和谐协作,这与爬虫的生成需要是配套的,不用养育看护后代,甚至分不清自己的后代而捕食之,用不上道德和群体共识。
间脑如头盔一样戴在这个滑稽的“土豆”结构外面,这里又叫边缘区域,进化发展在这里留下奇妙的杰作,同期的生物生成功能的复杂程度积累,生物的后代无法在出生前准备就绪独立,必须在亲代的抚养与教育才能成长为独立个体,物种延续的合作需求配套出现了间脑,这里固化存储的神经连接回路,刺激驱动生物哺育与爱之情绪的冲动,通过信息素大幅度扩展了情绪的产生表达与辩识互动范围。本文致力于谈论苦这种情绪,所以值得深入的考察与探索。
陶醉
间脑是与情绪相关的结构,有关构件包括:海马体、杏仁核、下视丘。海马体负责新生记忆,提供空间、理智和语言脉络,让情绪反应具有意义,失去这个功能,瞬间记忆将不可能,众多精神分裂症、忧郁症、躁症郁症对此有影响。杏仁核与产生情绪和感知情绪以及情绪记忆有关,摘除此器官,人将丧失情绪能力,失去恐惧与同理心及爱,无法建立和识别人际关系。在以离苦得乐为脉络的探索途中,得进一步重视海马体与杏仁核,他是有关情绪反应的部分。
杏仁核与自律神经系统与下视丘相连接。自律神经系统主管肌肉、心脏、腺体的自动调节,下视区间接干预荷尔蒙与肾上腺素 ,脑杏仁核与生物的激烈情绪生化反应记忆息息相关,同步海马体发出信号至脑干,脑干把这个高强度情绪反应回路作为固化模式进行存储记录。这也是部分低相似度事件莫名其妙引发过度情绪反应的原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进化策略在保护生物体同时,也带来神经过敏,过度紧张焦虑的困扰,生物又发展出事后在地上打滚等方法释放这些误报警能量与信息素恢复常态。
大脑皮层,这是进化进入脯乳动物期的神来之笔,现代人对大脑皮层的印象就如半个核桃仁,是哺乳动物的特有结构,看看你家的猫星人是怎么样设法撬开橱柜门偷吃香肠,你家的金毛狗是如何弄开门把手偷着去院子里溜达,你就知道这个结构多么神奇完美,他是形成概念、语言、推理、计划、的基础,人类特别在大脑皮质上得到了极致的发展,产生了复杂语言、想象、艺术、科学、道德、复杂组织、复杂感情、反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慈悲、爱等等登峰造极的能力,可人类在极致发展概念能力和享受这种能力带来的便利同时,未能很好的发展出对原始的间脑与更原始的脑干为生存而发展出的情绪的再平衡能力,哺乳动物期间在地上打滚释放多余情绪的能力又得不到文化鼓励,有效疏导,甚至贬低和压抑,造成很多时候情绪大尺度左右了情况或者积累,这不是理性的问题,这是一种能量和专注度的分配问题,人类的生物结构如此,我们特别需要这种言传身教,可我们的养成教育环境,我们的父辈,我们的学校教育基本都未能有能力发展出这种能力,所以世世代代这样受苦就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我们有能力发展出令人惊讶的科技和理论,我们却真的对付不了自己,更有文艺范的说法,征服了自己就征服了世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