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郊寒山,位于天平山北麓和支硎山间,属支硎山余脉。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赵宧光为父卜葬,隐居寒山,建寒山别业。山中有赵宧光篆书“千尺雪”、清乾隆题诗等10余处明清摩崖石刻,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香客重建法螺庵(法螺寺),有大雄宝殿和庵门。
心里念着要去看寒山上的摩崖石刻,一直未去。前天星期六早上,与同事老张去藏书花木市场买有机肥后,看时间还早,又阳光明媚,便决定前往。
花木市场
花木市场离寒山不远,走寿桃湖旁观音山路十多分钟到了目的地。记得前几年路过观音山路桥旁有一家农家乐的,想去吃了饭再上山,一看没有了变成绿花了,真是变化日新月异。
返回来到了一学校旁,看对面一家安徽饭店门前晒满了咸鸡咸鸭,我们走进了这家店。点了老萝烧肉、大青菜、红烧昂刺鱼三只菜,简单吃了饭。
吃好饭,我们把车停在了上山的路旁。路旁有一大石头上面刻着“法螺寺”三个字。
沿着不宽的水泥路上山,老张说:“他与朋友似曾来过,这好像是御道。”我脑子里一点印象也没有。
路两旁有铁丝网围着,一旁农田里种着成片的桑树,桑树已经掉了叶子,孕育着生机一片。
抬头望不远的山上,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庙宇。
匆匆来到法螺寺,寺前的石头上刻着“放下”等字。
一旁边的石头上还刻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我与老张站在石头前,念了一遍似乎明白了,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好好活着每一天。
石头上还刻着“罗汉面”三个字,估计寺里有素面供应,早知道直接来吃一素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