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写文章是受《聊斋志异》的影响。蒲松龄虽然一生科场失意,但他却把神怪小说创作推向了巅峰,而且还能发发牢骚和对科举的不满呢。我也想学蒲松龄,写文章之余,也发泄一下心中的苦闷,借以慰藉自己累累创伤的心灵。
于是,我写了一篇《我的老师孙亢中先生》。在那篇文章中,我深深地怀念我的老师孙亢中先生,但也写了一个小插曲,就是我跟一个顽皮的学生硬扛了一把。
我不露痕迹地有些怨天尤人,认为不是那个学生,我就不会被我家乡的唐刘中学解雇,我也不会失去我的未婚妻。我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文章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想不到我的文章刚刚发布出来,就被我从前教的一个初中学生看见了。虽然我署名简书昵称,但她却从字里行间看出是我姜稻香写的。但也从侧面可以看出她经常上网,至少她常常到我家乡苏北平原张郭镇乡友群里露露面。她就是张三凤。
在我的印象中,她跟她的同学那时应该才十五六岁吧,我可能比她们要虚长将近一轮的年纪。她那时很瘦,由于成绩不是太好但也不太差,因此毫不起眼,至不济我从来没有特别注意过她。
但时隔将近三十年后,她却从浩如烟海的网文中发现了我的踪迹。虽然从我发到家乡乡友群里的文章,不难发现是一个叫稻香老农的人写的,但不仔细看,她怎么可能知道是我呢?
她先是在群里跟我打招呼,然后征得我同意让我加了她微信。她先是说,老师,您好!您受苦了。然后她就对我的文章发表了她的看法。
她的意思是我当时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也不要过于自责,失去的不会再回来,老师应珍惜现在的妻子,才是最关键的。
张三凤,时隔多年后,她已不再是昔日吴下阿蒙,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她虽然还一如既往地尊敬我是她的老师,但她也能不卑不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已不敢再说她是我的学生,起码在某些方面她有着高于我一筹的见识,我跟她应该是亦师亦友吧。既是严师,也是诤友。说实在话,在她说出她的真实看法后,我竟然没有生一点儿气。好长时间没有遇到敢说真话的学生了,有学生如此,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