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地铁上,和同事七嘴八舌地聊生活中细碎的苦恼,聊身边的人各种生活状态和故事。
吐槽之外,突然发现一个共同的点:任何不舒服的现状的形成,都有一个促成因素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负面语言。
场景一:同样是想让孩子做点家务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
正面的表达方式是:你帮妈妈扫地了呀,你真棒;你这个地扫得真干净,比昨天又干净了一点点;你看我们家的地板干干净净的,看着多舒服呀!
负面的表达是:你都这么大了,不能帮家里干点活吗?你这个地怎么扫的啊,那个位置还没扫干净啊!你能不能讲卫生,地上总是这么脏,你自己扫!
哪种方式有效?
两种方式可能都有效,从眼前的结果来看,小孩子都会去扫地,但是,从长久来看,第一种方式的效果更持久。
第一种方式会让扫地变成一个积极的事情,小孩子通过扫地获得了认可、被需要的感觉,扫地这个动作很可能会化为他的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种方式呢?小孩也完成了扫地这个动作,但是他内心觉得是被强迫的。在没有压制的情况下,他很可能并不会主动地扫地。
场景二:事情还没做,负面语言先挫伤了做事人的积极性。
有一次闲聊,婆婆说如果我能找一个离家近点的工作,以后小孩上学了,我就可以辅导他写作业。
队友接话:“你媳妇早就安排了,以后我来辅导作业。”
婆婆下一秒就说:“就你这耐心?还辅导作业?”那个语气,打心底地不相信队友能做好这件事情。
在事情还没做之前,给人和事下了定论,可想而知,长期如此,队友自然而然成了“什么都不做的甩手掌柜”,可是,婆婆的初衷明明是想让队友勤快一点。
负面语言把对方往外推,越推越远。
场景三:再来看养育中的夫妻关系。
妻子A:“唉,我来我来!你连一个尿不湿都换不好!”“你每天回来就知道躺着玩手机,也不管管孩子!”
妻子B:“你这次换尿不湿比上次熟练多了啊!”“宝宝跟你玩,笑得开心多了,我有时候太紧张他的安全和卫生了。”
你会更接受哪种表达方式呢?哪种方式的结果更好呢?
夫妻之中,如果有一个人很能干,通常另外一个人就会显得比较懒。人都是有惰性的,既然有人比我能干,那我当然就想歇着。长此以往,一件又一件事就变成了“能干的那个人”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