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618购物节说起,淘宝给了个优惠满300减40的优惠,过了20号就要失效。我购物车里就这么几件,要买的东西,实在不多,凑不到300。那随便多选几件一起付款抵扣完金额后,再把多选的退款可以吗?可以是可以,但优惠的金额也会一并给你减掉。原本300减40一下变成300减10了,那还买个屁,淘宝鸡贼着咧。
忽然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刷单。这样的话,东西就不用退款了,金额照样抵扣。商家还是会把款项返还给我一举多得啊有没有?
于是我就开始行动了,加几个刷手群。不久就有人就有人在群里放任务,我就去加它们好友接单。但我发现这些人大都是骗子。
我举个例子,有个叫默默的,看他怎么骗的?他有一整套流程,第一个套路就是快,步骤一个接一个扔过来让你应接不暇,先是让你找店铺、找完店铺找商品,每完成一个步骤就发个1过去,让你来不及思考。它让我找的是一个帮人游戏上分的虚拟商品,发串号码给客服后,关键步骤来了,让我从旺旺直接发个50块淘宝红包过去。我一看这个没办法退款啊,而且跟我用掉优惠券的初心不符啊。于是就停了下来。见我没反应,那边估计憋不住了,从旺旺客服那边暗示性打了个“发”字过来。但我细一想这节奏有点不对啊,再查一下这货的等级,明显是个小号。立马意识到这是个骗子,发发发,别发了。
再举个例子,这次我就被骗了,虽然钱没被骗走,但感觉还是被恶心了一回。这个套路深了。它是下单购买实物商品的,是三把桃木剑,这个优惠券就用得到了。还是差不多的步骤,这里还多了一个步骤,它给了个手机号码,说这是它的,让我打过去,不用接通。我打过去后,电话那头一直没接。我事后又打了一次,响了不久就被挂了。我当时也没多想,觉得这应该是商家验证买家的一个步骤。
付款的时候,我就跟购物车上的几件商品加一起付款,把购物券用掉。对方说是下午3点还我款,但三点过了也没动静,我找对方要,对方说再帮它刷一单,然后一起还。我说现在就还。然后对面就没消息。我就想反正先退款再说,如果返款了就撤销,反正从我这骗不到钱,最多回到原点。但那个号码令我感到奇怪,为什么要我打电话?有什么意义吗?难道···
我赶紧打开微信搜索这个手机号码,还搜得到这个人,显示的地址跟手机号的归属地一样都是山东泰安,那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的信息是比较真实的。我那个预感愈发强烈。我加了这个人的微信,一下就通过了。
对方发了个问号过来。
我直接就问:你的qq是不是叫羁绊?
对方:不是。
对方:你是?
我又问:你的手机号也是这个微信号吗?
对方:是的
我又问:淘宝卖家?
对方:你是谁啊?我下班了。
一看到这,我就知道我的猜想没错了。这家伙利用我骗了商家的钱。
然后我就把我刷单遇到的事复述了一遍。
对方一下子急了,赶忙问了我淘宝账号
我把账号发过去后问:你们不会已经给钱了吧?
直接发语音道:“我们一早就返款了啊。”是个小姑娘。
她又问我是在哪里跟对方联系的。
我重复道:qq
我把跟那个骗子的对话截图发给她。
问道:“那我们返的货款是不是到您那了?”
我回复道:“没有”
对方又跟我确认了一下银行卡号跟持卡人姓名。问道:是您吗?
我说不是我,它只跟我要了支付宝收款码。
对方的语音听起来都快哭了。
我这个人又心软。关键是我还点了对方的朋友圈,没内容,或者说打不开。但能看到相册封面,我又点了点头像放大。我这个人有点脸盲,所以仔细端详了一下,是同一个面孔,基本确认对方是个美女。
我一想到微信那头是一副美女流泪的景象,心里就过意不去。
于是撒谎安慰道:
是这样的,我是第一次刷单,今天在qq上帮另一个人刷了单,说好3点返款,结果四点了他都没有按约定返款。我就退了,本来觉得也不会从我这骗得到什么,然后商家就打电话过来了。
我就想那个说帮你刷单的那个人会不会也是这样的。找他返款,他也不回,你那边又是发货状态了,所以就来确认一下。
他其实约定的是今晚九点返款。所以也不用太悲观,也可能是我鲁莽了,或许冤枉对方了也说不定。
至少吧,对方不会带着哀伤入眠。
对方姑娘一看一下就开心了,发过来的语音,都轻快了许多。
对方说:“好的、好的,如果对方返款了。您就把退款撤销吧。”
我一想这姑娘还挺乐观、挺单纯的。因为不管是我的复述还是我发过去的聊天截图,那个骗子本人已经明确说了这手机号码是它的,但事实证明它是在说谎,那这个家伙是骗子的概率就很大了。但她还这么能相信事情会变好。于是我就觉得挺可爱的。
你可能会想。经理你也很单纯啊。搞不好对方就是个用了变声软件的彪形大汉啊。
此言差矣。
变声软件,我是老用户了。打游戏的时候经常拿着这个骗那些王者帮我上分。变声后听着能比较自然、能唬人的也就那几个声音,很容易辨别的。所以我一听,我就知道对方是真是假了。
至于图片是不是本人呢?
用识图软件一扫描就知道了,一扫发现没对应的人脸结果。就说明这图片不是从网上下的某公众人物的照片。而我又已经断定对方是女的,想想有哪个女的会用另一个女人的照片做自己的头像跟微信相册?有是有,比如老妈用女儿的,但这个声音、说话方式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老女人。又比如同性恋,用她女朋友或男朋友的。这个概率不大。
既然是美女,那就进一步发展呐。比如···搞到对方的QQ号。
第二天,她发来语音道“亲,那个中间商返你款了吗?”
当然没有了。
我回复:没
她又道:“您把qq号发给我。”
我当然知道她是要骗子的qq号,但我装糊涂,把我的qq号发了过去。然后对方就加我了。
我一点进去空间,一看说说发的图片,跟微信的图片是同一个人,那我原先的判断基本就没跑了。
但是,加我的还有另外一只qq。
XXXX,过来就问:亲,刷单吗?
我一看地址还是山东泰安,性别:男。
基本可以断定是小姐姐的上级了。
于是我继续在微信上装糊涂,问小姐姐:你是XXXX?还是?
一下子两个qq加我。
小姐姐:我让你吧中间人的QQ发我,不是您的。
我:额……
我:我说怎么回事?
我:我昨晚把它举报了,估计很多人举报它,一下子就封号了。然后上截图。
我:好吧
我又问:那个XXXX的号,我需要跟他解释什么吗?怪尴尬的。
小姐姐:我老板。没事的!
我们以为是中间人,我又问:对了,为什么我昨天打电话过去,你不接呢?信息一比对就会发现事情不对劲啊。
小姐姐:我们一直都是震一下就可以了。
我道:好吧!
但我真的有点同情他们,被骗了那么多钱,关键这里还有我的因素,于是就给出了我的建议:你看这样可不可以?你们返本金的款给我,我撤销退款。反正你们的包裹都寄了,到时我签收就行了。这样你们至少不会损失邮费。我昨天也没白忙活,付款时抵扣的红包也不会一退回来就过期。
原本是觉得被人摆了一道,这样我心里也会好过许多。
当然了,如果觉得怕有什么不妥的话,你们可以提一些你们的要求来保障你们的利益。
然后小姐姐道:亲我是客服 然后我给你问问主管,你找我我也做不了主。
我道:好哦。
后面自然也没下文了。
过了两天,快递的电话打过来。我选择了拒收。
这个结果其实也预料到了。
原因有二:
在行为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心理账户。某某花50块买了张电影票,路上票丢了,即使他兜里还有钱买票,他也不会再买了。因为在他心里,买电影票的钱已经花了。
但如果他是在买电影票之前丢了这50块,他就会倾向于继续买电影票,因为在他心里,这个票钱还没花,还在。
虽然客观上都是损失50块,但却产生了不同的行为。
在商家的心理账户中,刷单的钱已经花了,那他就倾向于不会再花。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出于不信任了。谁知道我跟那骗子是不是一伙的,就算不是一伙的,我也可能把他们返过来的本金吞掉啊。而我也不可能先把退款撤销,签收包裹,因为对方也有可能过河拆桥不返本金给我。
双方合作可以达到双赢,不合作双输,一方合作,另一方过河拆桥,那另一方就获利巨大。这是典型的“囚徒困境”。
其实这种“囚徒困境”是可以破解的,但前提是双方有多次博弈的机会,比如第一回合我先让步,但对方不让步。那下一回合,不管对方让不让步,我都不让步。总之就是重复对方上一回合的操作。
但现在只有一个回合的博弈机会,所以不合作,双输是最正常的操作。
虽然希望不大,但这个建议我还是给出去了,不给的话心里过不去,有种负罪感。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虽然要到了小姐姐的QQ,但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交流。
而且人家在山东,我一个广东宅男,怎么攻掠?想想都不现实,求之而不得,得之而失望,七情六欲诸般苦,还是斩去三千烦恼丝算了。于是我出门剃了个头,就此了去一段可能的尘缘。
事后点评,骗子可恶吗?非常可恶。
他们不会受良心的折磨吗?不会。不是说他们没良心啊,客观而言,良心跟胸围一样,人人都有,只是大小有别罢了。既然有良心,那为什么他们不会受良心折磨呢?因为在道德上,他们可以逻辑自恰。他们会告诉自己,市场的风气就是被这些刷单的卖家、买家败坏的,我这是在替天行道。即使是历史上以嗜杀闻名的张献忠,在四川搞屠杀的时候也得弄个七杀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得把那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当成忘恩负义的混蛋,不然下不去手的。
那我下海跑去刷单,我会受良心的谴责吗?也不会,因为我也逻辑自恰了。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个道德完人,网上刷单千千万,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而且刷单后给好评要加钱的,我又不写评价挣这个钱,花掉手里的优惠券就够了,不会有人因为是看了我的评价而去购买这个商品的。最多贡献个销量,虽然有句话叫,雪崩之下,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但这种漂亮话要也等雪崩了之后再说才有意义。
那商家呢?商家的道德逻辑也自恰啊。谁不想好好做产品啊?但人家上网购物,也只看前几名啊。不是看不起你家东西,是看不见呐。再看隔壁张三,卖的东西没我好,但靠着刷单混得风生水起,二奶都包了88个,你可能会关心张三身体还好吗?但我更关心的是公平,凭~什么啊。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既然这个世界劣币驱逐良币,那我刷点单引进一部分劣币自保不应该吗?
既然大家都没错,那错的是什么呢?错的是这个标题,不应该叫《刷单被骗泡妞失败记》,应该叫《一张优惠券引发的惨案》才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