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眼中,外婆是再熟悉不过的称呼了,可是,我的外婆,2016年夏离世了。 我记得外婆是在蝉叫的很轻的傍晚无声无息的离开的。就像她的一生,默默无闻,奉献着。 外婆有6个女儿,妈妈是她第四个孩子,也是唯一一个始终陪伴她走到生命尽头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有一句的歌谣唱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给你糖一包,果一包,你是外婆的好宝宝。可是,我再也摇不到外婆桥了。 说几个外婆生前的故事吧。 首先,外婆是个很有善心的老人,我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小时候家中养了很多家猫,外婆很喜欢给它们喂小鱼干,后来家里不养猫了,外婆还是会给家附近的流浪猫喂小鱼干,橘黄的路灯下,外婆依偎着瘦小的身子,颤巍巍的给猫儿们投小鱼干的影子晃动着,着实让人看着心疼。 其次,外婆是个很固执的老人。外婆有6个女儿,逢年过节,女儿们都是孝顺的孩子,都会给外婆送钱和买件把衣服,外婆都是不收的,就算各位姨姨们怎么软磨硬泡,外婆还是不收,固执的老太太,省着铁罐里的一分一厘,和她的孩子们说,有钱,不愁,省那里给外孙他们吧。看着瘦小的布满皱纹的经历岁月的手拽着几块钱,和姨姨们很牛气的说自己有钱的老人,看上去依旧那么的让人心疼。
外婆很喜欢和我讲她的故事,每次外婆讲起她年轻时候的故事,眼神里都透着星星,似乎那双看了一生人与事的眼睛里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我的外婆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也不识几个大字,但是她却成功扮演了一个淳朴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的形象。 可是她走了,妈妈说她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我想那个地方应该不会让她再忧心忡忡吧。 外婆的六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古语说的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外婆生前总是为她的每一个孩子,劳心劳力,超碎了心。大姨打小没有跟外婆,可是外婆常告诉我,她对不起大姨,让大姨受太多苦了,她不是个好母亲。可是大姨从来就是个乐观的人,也理解那个时代,外婆的处境。 二姨和三姨小时候跟着外婆到了外公家,后来有了我妈妈和五姨和小姨,那个时候刚刚改革开放,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外公看着厂里微博的工资供养一大家子,外婆和外公为了一大家子,也是劳心劳力,起早贪黑的忙碌着。 外婆有一夜里,对我说,都是因为我,让6个孩子吃尽苦头,她对不起她的每一个孩子,边说着,脸颊留下了泪水,她用衣袖慢慢的擦着,却让我看着也跟着哭了起来,那天晚上星星不闪了,猫儿不在房梁上跑了,狗儿不吠了,田里的虫儿不闹了,静静地夜里,都是外婆自责的声音,和那呦呦的哭声。
外婆是寿终的,妈妈说,外婆活到83岁,已经是圆满了。 那个傍晚,蝉儿确实不叫了,外婆静静的闭上眼睛,打算小憩的时候,心的跳动静静的慢了下来,最后悄无声息的终止了它一生的工作。姨姨们收到消息,陆续赶来,大家呼唤着外婆,外婆听不见了,不管大姨如何撕心裂肺的呼喊,外婆依旧一动不动,二姨抓着外婆的手,想把冰冷的手捂热,可是手儿依旧没有温度,三姨一直哭着一直落泪,想用泪水把外婆换回来,可是外婆的眼睛不曾睁开,妈妈忍着泪水嘴巴念叨着,求菩萨求土地公公,可是外婆依旧紧闭双眸。五姨回来的时候外婆已经躺在灵堂上,五姨一路跪着回来,嘴里喊着,泪水模糊了五姨的眼睛。小姨那个时候怀着小表妹还是从厦门赶回家,可惜小姨不曾见到外婆生前最后一面,这成了小姨一生的遗憾。 外婆走的的画面一直像个电影在我的脑海放映着,我揪着外婆的衣袖,说,外婆桥,我再也摇不到了。 外婆,希望到天堂的路有灯,希望您下辈子再做我们大家的外婆。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给你糖一包,果一包,我是外婆的好宝宝,听着歌谣,我的泪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