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当前位置: 2022年6月·读的书 > 正文

2022年6月·读的书

专题: 散文 读书 想法 简友广场 每天给自己一句话
作者:桐珈语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7-07 17:36:08  阅读:101   网上投稿

六月,我业余时间读的书不多,就四本,勉强完成自己给自己的任务。

但写出来是必须的,因为写作和整理的过程,是又一次“阅读”自己及总结的机会,难得且要坚持下去。

2022年之初,我规定自己一年至少要读54本书,用来抵御网络对我的侵蚀与沦陷,用以自我约束,用来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

到6月30日,一年过半,我读了29本书,下半年会有所突破。

有的书读得很轻松,有的书读得好慢,我对自己不呵责,但一定是严格的。

读罢,必须写下一点心得与总结,把日子碾碎,一点一点地抹在自己的思想里与容颜上。


26/54:《我和我的命》-梁晓声

这本书的梁晓声先生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第一本长篇小说,是我在小镇图书馆借阅的一本中文书。它很新,这个“新”不仅是书的表面很新很干净,且是新出版的图书。捧在手里,我非常高兴。

对梁晓声先生的认识,源于他那部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人世间》,原著100多万字。《我和我的命》是我读的他的第一本小说。

说起来很奇怪,那天周六,我早上起来后,睡眼惺忪地翻开这本刚借回来的书,我从中间翻起,谁知一翻则不可收拾,我一口气看来竟一个小时放不下手。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让我如此不肯放下?

小说的开头很吸引人,被贫穷的父母遗弃的家中第三个女娃,被接生的女医生收养,取名方婉之,养父养母给予她很好的物质和精神养育,让她在充分的优越感中成长。小说的节奏很快,不到五分之一,婉之的母亲病逝后,她得知自己的身世,决定离开大学(在读大二),只身去深圳打工。起初在工地做帮厨,认识了东北女孩李娟和倩倩。

婉之活得冷静而幸运,她努力地完成了夜大课程,结识了夜大代课老师高翔,用养母和保姆婆婆给的十万遗产买了股票。与李娟一起合开超市。

李娟也在一次意外中,为了救婉之失去一个肾。后来被包养的倩倩用钱解决了生活中的矛盾,李娟与婉之继续开药店,生意越做越大。婉之后来与高翔结婚,搬去高翔上海的家生活。婉之的养父与高翔的母亲再婚。婉之婚后也诞下一个男孩。

小说的节奏很快,13万字叙述了婉之从出生到40岁之间的故事,小说以婉之患病需要做手术,打麻药后就此结束。

小说前面都不错,但读到后面总让人感觉怪怪的,时间是2000年,但感觉是在90年代甚至更早。

婉之在后期反复提到马克思的这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能看出作者希望从社会、个人的角度看个人、家庭、朋友和社会关系等,如何看待人性与社会,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等。有些情节显得有些牵强,如婉之愤然离开养父,竟然跑去深圳的工地做帮厨等等,让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包括李娟受伤事件,也太多作者强行安排的痕迹。不得不说,这是情节上的一点遗憾吧。

我没有对比梁晓声的《人世间》,不知道他的文笔变化如何。豆瓣对这本小说的评分并不高,仅6.5,当然豆瓣不是唯一的标准,最合适的标准设在每一位读者心里。

若要打分,我给它打7分吧,毕竟它是让我在四天内读完,情节和主题都吸引着我。


27/54:《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钱穆先生(1895-1990)江苏无锡人,我国的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及作家。我非常喜爱与尊敬钱穆先生及其作品。

钱穆先生的文字风格简明扼要,内容视野开阔,不拘泥于某个时代或者某个阶段。他经常喜欢东西横向对比论述或者不同时代之间的同一问题之比较,让我们在学习某个历史时期时,总能站在更高、更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我在多伦多中文书城购得的一本非常薄,但是很有价值的一本著作,可作为研读历史的工具书。

它初稿成于1952年,改于1955年。

许多年前钱穆认为,辛亥革命前后,由于革命宣传之需要,一些人士把秦代以降的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一笔抹杀,对中国传统文化之误解甚深;政治制度自根自生,须与人、事相配合;中国历代政治既不封建,亦不专制,更不黑暗。

该书是钱穆专题演讲之合集,详尽介绍以及对比汉、唐、宋、明及清代之历史与政治,包括政府组织、考试监察、百官职权、兵役义务及财经赋税等精要大义,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之种种误解,是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但如钱先生在该书前言所说,此五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五个朝代,大体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过程,而每一朝代中,又提要勾玄地依次讲述了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方面,要言不繁,论述精僻,实不失为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从本书的序言中可以看出,钱先生本人也颇以此自许。

此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香港大学定为报考中文系的必读书,在港台地区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的通史性著作,其卷首开篇对读者提出的就是几条阅读该书的基本信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读者要对本国历史持一种“温情的敬意”的态度,而非“对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钱先生在书中坦言:“我们现在将如何酌采西方的新潮流,如何拿自己以前的旧经验,来替自己打开一出路,来创新法,运新才,这当然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

可以说,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都在作这一努力,而在“与国际接轨”成为一时尚话语的今天,情形更是如此。

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人在对待文化传统,在看待我们的历史时,大多数人却依然对之采取拦腰截断的态度,或弃之如敝履,或躲之唯不及,然没有历史,何有民族?

钱先生说:“我们实无此能力来把自己腰斩了,还能生存。”(《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36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恐怕我们还是得多想想钱穆,对古人少一点苛求,对历史多一点温情的敬意。


28/54:《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这是一本图书馆借阅的中文译作。

杀人夫妻、堕落少女、诱拐儿童,扑朔迷离的身世、难以言说的情感、人性的明亮与灰度……关于《小偷家族》的所有疑问,读者都能在小说里找到答案。

《小偷家族》是由导演是枝裕和(1962年生于东京)亲自撰写的一本小说,聚焦社会弱势群体,后他将其搬上荧幕,执导拍成电影,意料之中的是它很快获第71届戛纳电影节(2018)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在豆瓣评分高达8.7。

故事缓慢而貌似平淡:在东京角落一处无人注意的老屋里,住着秘密生活的一家人。他们靠“奶奶”的养老金生活,间或打工,习惯游荡在商店之间,顺手牵羊地偷点日常用品。

一个冬夜,“爸爸”阿治发现一位被赶出家门的小女孩,把她“偷”了回去,成为新的家庭成员。

众人一起度过了短暂而其乐融融的时光,然而一次意外引发了令人震惊的真相浮出水面。

他们这个小偷家族赫然被发现,日夜相处的家人,彼此背后藏着无法言说的往事和复杂的勾连……其中的情节足以吸引读者眼球一直读下去。

《小偷家族》一如日本电影与文学作品的风格,治愈、缓慢、深刻。人们在缓慢流淌的时光光影中,注意到之前不曾知道的人和事。读罢,总能让人内心涌动着无以言状的感动与释怀。

十年来,是枝裕和关于人性和社会的所有思考,都在这个故事里。在很多意义上,它超越了是枝裕和的以往作品。

是枝裕和说:“从结果上来说,这10年来我考虑的诸多事情,可能都集结在了这部作品里。这既是一个思考何为家庭的故事,一个要成为父亲的男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

来自真实故事,如此惊世骇俗的情节,发人省醒的主题影片上映后,引发人们大范围讨论。

聚焦弱者的生存法则和跨越血缘的至亲至爱,细腻温暖的情感与尖锐残酷的现实交融,前所未有地刺穿每个读者的心。

之前在微信读书上读过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但不知道他还有《小偷家族》这部作品。听说他在日本很有名气。

好的作品的意义有很多,包括教益、惊醒、反思等等等等。

29/54:《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这是一本我从小镇图书馆借阅的一本马伯庸的中篇小说集。我在6月30日前读完的它,松了一口气,完成这个月的任务。

马伯庸被人们熟知的作品有《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等,这一本书的书名很吸引人,是他在年轻时写下的脑洞大开的作品(2012年首次出版)。

马伯庸在序言中写道:这里有一些胡思乱想。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上亿个神经元在大脑皮质回沟里呼哧呼哧跑步的声音,也可以闻到将历史、悬疑、灵异、科幻、宗教之类的话题扔进搅拌器里哐当哐当混合成鸡尾酒的古怪气味。这里是迷宫,是异教徒的告解室,是小径分岔的花园,但你绝不会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马亲王的讲《西游摇滚记》、《古都探幽》、《诺亚的烦恼》、《贞德别传》组成的中篇小说集,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是为了西天取音乐真经,还有甄嬛、贞德……脑洞开的不是一般大,虽然让人颇觉得有些惊讶,也感觉到马亲王年轻写作时故意卖弄自己有多牛的想法。很好,年轻人应该如此。

是的,世界上有一些书,写出来不为了说什么道理,仅是为了好玩,我在出外露营期间读它,是拿对了书。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