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02
建国以来,教育界,特别是语文界曾经就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文与道的关系、语文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展开过多次讨论乃至于争论,这对进一步弄清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有积极意义的。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语文作为中小学的一门基础课、工具课,对形成和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劳动素质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周德藩认为,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必须着力于把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国民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这既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目的,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只有站在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才能够真正明确语文教学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也才能真正解决好语文教学中的文与道、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现代社会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都必须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前的中小学阶段打下基础。而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语文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并比较集中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文化科学水平乃至审美能力的高低,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语文在中小学的课程计划中所占课时最多,正是由于它在形成人的素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字、词、句、章、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严格训练,形成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周德藩认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而中小学的语文基础集中体现在字、词、句、章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上。打好学生坚实的语文基础,必须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之下,使学生全面达到:字要写得正确、端正;词汇要丰富,运用要准确;阅读文章能准确理解思想内容,分清段落层次,把握住中心;听话能抓住要点,正确理解意思;表达(包括书面和口头)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比较具体,逐步达到有一定文采,同时做到标点符号运用正确,行款规范,等等。这些都是学好语文最基本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做到:
为此,周德藩作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要重视识字、写字的教学和训练。小学阶段,要按规定学会2500个常用汉字,中学阶段要继续扩大识字的数量,做到读音准确、掌握自行、理解字义。学会汉语拼音和查字典。
写字要认真指导,严格要求,训练要有步骤,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做到笔顺正确、书写端正、字形美观。
周德藩非常重视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的研究。在1990年代初期,他提出语文教学中重点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在识字教学中,善于总结和吸取“随课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经验的长处,从实效出发,提高识字的质量。词、句、篇章的教学和训练要精当实在。文章的思想内容是由词、句、篇章来体现的。要教会学生掌握常用词语的含义和一般用法,正确理解句义。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遣词造句,学会分段分层,懂得篇章结构的安排。词句、篇章的教学应该与阅读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分年级、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要精当,训练要实在。要切实抓好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
阅读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主要是通过阅读来进行的。教师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读书上。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写作方法外,重点要指导学生领会语文表情达意的方法和作用。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有重点、有序地进行。要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略读,要培养速读能力,逐步学会多种读书方法。要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适当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作文训练要从练说到学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中小学阶段都要重视说话训练。作文训练要从指导学生写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开始,写真情实感。指导作文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作文教学要重视语言训练,要求学生做到用词恰当,语句通顺、连贯,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提出较高的要求。要重视并安排好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要重视语文的积累,日积月累,熟能生悟,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经验,不能片面理解“反对死记硬背”。常用字词要记忆,诗文佳作要背诵。在中小学阶段要规定恰当的记、背的数量,使之终身受用。还要养成读书读报的习惯和做笔记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