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当前位置: 《种子的信仰》QAS读书笔记 > 正文

《种子的信仰》QAS读书笔记

专题: 读书 简友广场 人生百味
作者:妮妮小阿狸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6-27 17:38:47  阅读:136   网上投稿

Q1、我们分为三个部分,领略梭罗对种子与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A1、第一部分:随风飘扬的种子,如何搭载自然的灵动?这是生命随风传播的过程;

有人觉得种子低微,因为它毫不起眼;也有人将它看作希望,因为它会生长发芽。

而梭罗提出了令人震撼的两个字:奇迹。

松树、杨树和柳树的种子十分微小,却蕴含很强的生命力,可以借助风力散播到很远的地方, 历经自然的磨炼,依然能发芽、生长,变成一株株能抵挡暴风雨的大树。


A2、第二部分:随动物传播的种子,怎样迸发勃勃生机?这是动植物和谐共生的情态;

相比于靠风传播,有一类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较重,它们更多地会借助动物进行传播。比如樱桃、杨梅。

除了樱桃,蓝莓也是颇受鸟儿喜爱的果实。只是蓝莓的树丛一般较小,长在较为开阔的地方。

这些都是亲密无间的合作,果实填饱了鸟儿的肚子,鸟儿则帮助植物找到了新的生长地,帮助他们在更远、更宽阔的地方安家。

不过,热衷于传播植物的并不只有鸟儿。还有一类大名鼎鼎的动物,就是松鼠,它们与松树、栗树等植物有着典型的共生关系。

如果我们发现某个森林的空地,突然群聚式地长出一片小树林,那多半是松鼠,或者其他鸟类朋友们“聚会”的结果。

树木为动物们提供居所,在风雨中给它们庇护,在严寒中供给食物,而动物们也“投桃报李”,将森林带到更远的地方。

这是一种友好的共生关系。动物们不知疲倦地收集、守护、传播着这些果实,维持自己的生活,帮助树木“扩张”,接受更多阳光雨露。


A3、第三部分:各显“奇招”的种子,如何展现生存百态?这是大自然丰富多元的面貌。

1、先说说一类“搭便车”的种子。

这类种子来自粘着类的植物,比如山蚂蝗。它的种子被包在节状的果荚里,看起来好像短链条。


2、还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植物,牛蒡和苍耳。它们的果实在刚长出来时又软又小,如同一个花苞。但当瘦果成熟时,会慢慢变得坚硬,并长出钩状的刺,又细又直。

你可能经常会看见猫、或者牛的身上站满这些带有芒刺的果实,甩也甩不掉,只能等到果实枯萎,然后自然脱落。

3、我们再看看一些水生植物,如何让种子“随波逐流”。

睡莲是最常见的池塘植物,野生和人工种植都很普遍。

如果你的附近有新挖的水塘,你会很快看见水鸟、爬虫和鱼类,紧接着就是睡莲这类植物。

它们有的来自水鸟和鱼类。因为这些动物的啃食,而被带到更远的水域。但更多地,则是如同水中的“舰队”一般,四处“航行”。

4、事实上,大部分的种子不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风雨“击倒”,而是在传播过程中被消耗。

与其说这是大自然的打击,不如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种子为了生存而交出的“税收”。在它吸收阳光雨露的同时,又以某种形式,将这些营养反馈给自然系统。

的确有许多种子在传播过程中“死去”,但它们永不疲倦。只要给一些机会,便能很快生根发芽,这是无穷无尽的生命力。

自然在意的只是“规律”,树要接收光与水,动物要进食,种子要传播和发芽,这是规律。

在意时间的是人,他们总想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发现规律,改变规律,也许人是自然界的种子,却又不同于其他种子。

当种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也许不会再屈从于自然的信仰。但种子不应忘记,是风、光和水孕育了自己。

Q2、种子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信仰呢?

A、它意味着希望、是生机、是力量、是未来,种子的一生,蕴含着自然循环而恒久的哲理,其实也是人的哲理。

作为自然的造物,自然的一份子,我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感悟我们自身的成长和成熟。“种子”在自然里,也在人的心中,成长不易,值得每个人珍惜。

即使现在,人类已经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我们还是应该建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向自然学习。

在为名利奔忙,被世俗环绕之余,看看花开花落,叶绿叶黄,感悟世间微小的变化,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

S、《种子的信仰》,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