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看了一本结婚生娃劝退指南……

专题: 想法 婚姻家庭篇 每天写1000字 散文 读书
作者:洛小宅 来源:原文地址 时间:2022-06-27 17:32:34  阅读:153   网上投稿

6月25日那天,姐妹给我分享了两条微博,说:“这两条热搜同时看,就挺悲哀的。”

一条是“#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取消宪法规定的堕胎权”;一条是“#梦华录张好好下线#:有位鳏居的官人替我脱了籍,我要去青州当如夫人了”。

我回她说我最近看了个纪录片,主角是一头叫栖岩的雌性美洲狮。

和其他雌性美洲狮一样,栖岩也是自己带孩子,还要防着别的雄性美洲狮咬死她的孩子——只有孩子死了,栖岩才会原意继续跟雄性美洲狮交配。

栖岩废了半条命把孩子们养大,拖着疲惫的身子退出孩子们的生活。我以为她是像老狗一样要找个地方死掉呢,结果镜头一转,又生了一窝。

看的时候真的很难不联想到人类。

她说“母猫也是”:

我家出租屋一楼,没封阳台,有母猫下崽,把孩子叼过来,母猫好小一只,那个肚子下坠的厉害,让我想到了产后需要恢复还被老公嫌弃的人类。

所以结婚一定要找自己喜欢的啊,否则给不爱的人生孩子,得多大勇气啊。

就这样聊着聊着,聊到了《坡道上的家》。我说我最近刚看完一本让人窒息的结婚生娃劝退指南,她赶紧说“别看了别看了”。可我已经看完了,看完后什么感想也没写,我在等自己冷静下来。我看着她的上一句话,回想着《坡道上的家》里为人母的艰辛,发出了如下感慨:

就算给自己喜欢的人生孩子,生完孩子还会有让人崩溃的带娃过程。

孩子只要有一点点问题,都是母亲的问题,比如孩子脑子不好是母亲奶水不足,孩子说话晚是母亲没有多对着孩子说话……

就算没有人指责,母亲也会忍不住怀疑:“是我不配做母亲吗?”

(同名日剧截图)

聊到这里已经沉重过头了,我没有继续说下去,用一句话终结了话题:“反正就是没做好准备就不能要孩子。”

刚好手边有一本书友赠送的《明天也是小春日和》,治愈系书,讲了一对日本夫妇的晚年田园生活。我拿起来一口气看完,又觉得人生美好,岁月可期,结个婚生个娃好像也是挺不错。

(实拍)

这本书的封面是日式小清新风,看起来很夏天,很美好,很治愈。

可是《坡道上的家》的封面也很小清新啊,蓝色的房子,光明的坡道,温柔的妈妈牵着可爱的女儿……

难道是我误解了它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图片来自豆瓣)

我仔仔细细地回忆着,看的过程中是有很多觉得确实如此的内容,比如:

并非憎恨的对象,也不是什么敌人,但那些人就是忍不住想要伤害,伤害那个睡在自己身旁,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比如:

那种感觉就像男人敲着恋人的脑袋说:”你真的很笨耶!“有些女孩子很喜欢这种感觉,但也有的女孩子会真的以为自己很笨。

再比如一些女主很纠结的日常:孩子不停地哭闹,她一直哄不好,就把孩子留在原地,自己往前走,拐过弯后再偷偷回头等着孩子——刚好在这个时候孩子爸爸回来了,看到孩子一个人站在黑夜里哭,于是怀疑她有虐童问题……

还有整本书的主线案子:丈夫打电话说马上到家,孩子却一直哭个不停,妻子一边急着收拾家里卫生,一边担心丈夫回来听到孩子哭声又大发脾气,手忙脚乱中想到孩子洗澡的时候会笑,就把孩子放进浴缸——才两岁多的孩子在浴缸里被淹,抢救无效身亡,妻子被怀疑故意杀人,理由之一是她说过类似“如果没有这个孩子,我的人生不会变得这么糟糕吧”这样的话……

(豆瓣介绍页)

整本书的代入感一直很强,但我的共鸣感其实并没有那么强。

一是因为日本家庭主妇观念本就很重,和咱们不同;二是因为从上帝视角看,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可以跟孩子爸爸沟通好,不会把自己搞到精神崩溃吧。

就像书中说的:

丈夫担心疲于照顾孩子的妻子,所以请自己的母亲过来帮忙。她为何将这件事解读成婆婆是来监视她有没有虐待孩子呢?

丈夫发现孩子被受虐后,周末主动帮忙带孩子。她又为何将这件事曲解成丈夫这么做是在批判她没有资格为人母亲呢?

所以这本书的意义至少不应该只是展示年轻妈妈们的压抑、窒息和绝望,劝退一波想要结婚生娃的女性,而应该是“所有女性从同类的苦难中照见和救赎自身的洞口”,是“听见同样的别人叫一叫,心里也会好过不少,才能够继续活下去”,是“提醒年轻女性,人生目标的设定、亲密关系的沟通、自我教育的准备不应只做到婚前为止”。

生活的考验静水流深,幸福的旅程是漫长的上坡路。

——张怡微

(实拍)

至于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样的书——大概因为,虽然人类的悲喜无法相通,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书一点点找回丧失了的同理心。毕竟,多理解他人,才能更理解自己。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