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从文本的真正视角切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心得(上)

从文本的真正视角切入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心得

苏州立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供稿

笔者一直认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一如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文本本身,也应该是一种创思的过程,一次审美的过程,一次再创作或二度写作的过程。进而言之,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也如同一篇文章展开的过程,有起承转合,有前后呼应,同样也有着审美的要求。语文教学过程如果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是一种真正的语文教学。

这样一来,语文教学就应该呈现一种渐入佳境的过程。如果一个执教者一开始便企图掀起教学高潮,当然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便很难将学生拖进文本,很难使学生获得一种审美的感悟。这跟真正的文学是如出一辙的。优秀作品从不会以一惊一咋的起伏吸引读者,而是以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的描摹与提炼来抓住读者。

真正的语文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抓住学生的过程。在这里,笔者再一次认为著名的评论家阿尔贝·贝甘的话非常精当而到位:“抓住,这是语言的最美的动词呀!”

正是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思想指引,笔者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对教材及教学过程的处理,紧紧抓住文本的真正视角,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梳理与深度解读,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笔者是这样设计这一长文的教学的。

在反复研读教材之后,我的眼光落在了脂砚斋的评点上。这篇课文在入选江苏省高中语文教材时,编者在这个专题下将脂砚斋的评点作为教学专题的标题:总借俊眼传出来。

这一标题,非常巧妙地对小说的表达方式作了高度而精当的概括。作者正是借黛玉的一双俊眼与慧眼,通过她的所见所闻来展示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同时,巧妙地进行了视角转换,在第一次展现了黛玉眼里宝玉的形象的同时,也借了宝玉的一双俊眼,第一次通过宝玉的视角对林黛玉的外貌进行了细致描绘。

基于此,我在简要介绍了前五回的内容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渡语:

《红楼梦》真是一部奇书,其实全书真正展开的地方是在第六回,前五回忙着耍花招,交代、伏笔、障眼法。待一切安排妥贴,第六回正式开始写小说了。如何开头呢?我们平时说的,开头“切口”要小。曹雪芹正思“从那一件事写起方妙?”,好了,“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开始了以刘姥姥的老眼“切入”荣府中去。

现在,我们还是从这双“老眼”移开,来关注课文中的这双俊眼吧!

这里,我其实已经不着痕迹地将课文的教学重点及教学的主要目标揭示了出来。如果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认真投入,在这里定会获得一种感悟的。

从“老眼”过渡到“俊眼”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总借俊眼传出来’中的‘俊眼’指的是谁的眼睛?”

这一问题的难度不大,几乎所有同学都可以回答出来。

然而,接下来,我突然发问:此处俊眼是指林黛玉的双眼,然而,对于锦心绣口的林黛玉,在描写她的双眼时,可不可以说成“慧眼”?

讨论后明确:林黛玉。似乎更可以表述为“慧眼”,因为文中写林黛玉的外貌时,说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古人认为心窍越多越有智慧。

接着又进行提问:在文中有一处描写,“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这又是指谁的俊眼?这是不是在写林黛玉的眼睛呢?

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既是想让学生再一次全盘熟悉课文内容,同时,也是借此对脂砚斋进行质疑,使学生明白,再高明的批评家或作家,都有可能在用词方面有所失误与偏颇,从而树立学生语文学习上的自信心。因为“俊眼”一词,并没有非常贴切、非常准确地写出林黛玉眼睛的特色,至少从个性化的描写方面,这样的词也可以用于探春。

然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双俊眼看到了什么?“传出来”又传出来什么?

这一问题统摄全文的主要内容,因为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主要人物,都是通过黛玉的这双“俊眼”和“慧眼”看到的。林黛玉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贾府豪华的环境、奢侈的生活、森严的等级礼法。

在这里,笔者还着意引导同学们关注东廊三间小正房内,三处写到“半旧”:“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和“半旧的弹墨椅袱”。及至后来贾宝玉的描写中,也有“半旧”一词:“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半旧”?可不可以用“半新”?在引发学生讨论后明确一点:这里是曹雪芹的大胆之处,也是曹雪芹的匠心独运之处,也只有林黛玉这样独具慧眼的人,才能从这半旧之中看出一个贵族之家百年旺族、世禄府第的气派与尊贵,绝非那种簇新的暴发户之家可比。也只有用“半旧”一词方能表现出一种豪门贵族的大气。就是这样的用词处理,非常含蓄而真实地揭示出作者的高贵身世。

在引导学生讨论了“总借俊眼传出来”“传了什么”,继续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传”。

如何传?无非是从见、闻、思这三个角度来进行的。而这三个角度都出自一个人,那就是林黛玉。

这里就有一个视角的问题。全文的见、闻、思都是经由林黛玉发出的。为了强化这一问题,笔者在执教过程中,特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部分,经过分析点拨,学生发现,文章中几乎所有的心理描写段落,都是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在这样的基础,笔者水到渠成地作了如下总结:

小说通过林黛玉的见、闻、思来进行展开,这种写作手法,其实是一种假性第一人称写法。看上去是第三人称,但实为第一人称,在这种视角之下,所有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活动,都是一种焦点透视,即全部集中在林黛玉一人的视角之下。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