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它代表一种地方色彩的语言,成为某个地方人的名片。
当我们远离家乡,奔赴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的语言一出口,就让本地人觉得这人一定是个外地人。
就这样从一开始,我们就觉得自己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有一种陌生的感觉,总觉得自己就是个外来户。
这个不入感,首先就是从语言开始的,也就是方言。
要想融入到这个城市,首先就是语言的融入。
于是就有人学会了说普通话。
因为普通话是介于方言和本地话之间的一种大众都能听得懂的话。
一个说着普通话的人,一时半会,不太容易被本地人判断为外地人。
现今社会里,当你坐在地铁里你听到的语言,不是普通话,就是本地话吧,如若再有别的语言,心想此人一定是个外地人了。
如果在外地,我们遇到了和我们说着相同的方言的人,是不是会感到亲切呢?
语言这个东西有时也很有作用。
比如在清代时,就有两个人因为不会方言,而丢了性命。
1911年,辛亥革命风起云涌。
据一名武昌起义者回忆说,当时革命党人只要是抓到八旗兵,很少有幸存下来的。有的八旗兵至死不讲话,为什么呢?因为八旗兵大多都是北方人,一开口说话,就暴露了自己的其旗人身份 。
当时有一个叫万业才的革命士兵参加起义军当晚搜索八旗兵的行动。
万业才回忆说,午夜过后,我们听见一处芦苇沙沙作响,我们大声喝叫:“哪一个?快出来!”结果芦苇丛中毫无反应。
接着,我们又一次喊道:“再不出来就开枪了啊!”我们随即对着芦苇草丛中开了一枪。
不一会,只见草丛中慢慢地爬出了两个人来,只见他们遍体都是泥巴,浑身还在颤抖。
我们问他们两人,“你们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黑夜躲在这里呢?”
一个始终不开口,另外一个结结巴巴地说不成话。
只从那结结巴巴的语言中,万业才他们已经判断他们是八旗兵了。
等到天亮之后,万业才他们才将这两人送到军政府了。
军政府给予他们的结果就是处死。
那么这两人八旗兵怎么会来到武昌呢?
原来,事情的原委是因为当时清末搞新政,需要派一批八旗兵到武昌接受湖北新军的培训。
没有想到,在武昌城,却突然爆发了武昌新军发起的反对清朝政~府的武昌起义。
结果这两个不会说武昌本地方言的士兵,把自己的小命给丢在了武昌城。
方言的作用,有时还是很大的。
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学说几句本地方言,还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