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夏文学网,感情文学网,好词好句大全,美文摘抄,短篇美文,情感日志,睡前小故事,www.fanxia.cn】

公众号|《娜娜有书共读》主理人:LENA采访稿

【齐帆齐微刊】

很长的前言:

与《娜娜有书共读》主理人Lena联系,简直就是缘分,第一次跟lena说话,是在齐帆齐老师的书评影评写作营。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lena是齐老师的年度学员。

加入齐齐老师的书评影评变现营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太多。当时主要是想着,如果我没有东西可以写的话,至少还能写一写书评影评之类的,这样我不至于因为没有“输出”苦恼。直到报完名,进入打卡营,我还在我怀疑,我会不会坚持下去?大概率我会烂尾的吧?

毕竟,我很了解,我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分散精力的人,我的人生格言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大概两周之前,老师在群里发布了一个任务,主题是采访一位同学或者老师,或者写一篇人物稿。遵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我选了一个人物稿,是我记忆中的人,与简村与写作的同学们都毫不相干。

但老师的要求像一颗种子埋在我的心里,我想采访一个人,一个牛人。

我想,这就是缘分吧!

我看见lean在群里说话:“佛系更新,也慢慢聚集了快600粉丝了。”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点开了lena的公众号——《娜娜有书共读》。这个公众号的内容以书评为主,确实没有写多少篇,去年年底开始更新,目前为止一共38篇。

我好奇的点开了关于公众号的简介,发现我们有共同点,我们都是17年注册公众号,我把这个发现归结于“缘分”。对娜娜的好奇更多了几分,粗略浏览了娜娜的书评之后,我发现,娜娜的写作内容,围绕的主题,也与我关注的类似,关于教育,关于自我成长。

作为一名母亲,我想无论是育儿还是育己,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吧。

怀着这种心情,我向lena发出邀请,“我可以采访你吗?”

老实说,这话有点突然,我觉得挺没礼貌的,但是lena好脾气,很爽快地答应了我。非常感谢lena同学接受我的采访。

娜娜爽快的答应下来,是我没有想到的,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喜欢写文并且写得很好的人,多少都会有些高冷。

这是我的个人偏见,我常常很容易给别人贴上标签。

但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lena答应了我的采访,我很开心,还有些激动,更多的是紧张,因为我从来没采访过别人,更没有写过采访稿。我紧张到不知道该怎样提问,甚至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开始与lena交流。

平复心情之后,我加了lena的微信,通过简单地聊天,我了解到。lana离开职场了好几年,就是为了全职带娃,她将许多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家庭和孩子身上。现在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孩子的学习、生活和阅读的习惯都已经逐渐培养成型。lena决定慢慢抽身,开始关注自己,向内寻求。

向内观察,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但不得不提的是,向内观察,是每个人必须要修行的功课。lena说,读书,写作便是自我修行,向内寻求的一种方式。

我非常认同她的说法,我也觉得读书写作是关注自我、向内寻求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奇妙的缘分,使我鼓起了勇气,我准备好问题,向lena发出了提问。

下面是关于娜娜的采访稿:

Q-1:请介绍一下你自己,关于你和你公众号。

lena:我是娜娜,当初一直想给自己起一个富有诗意和内涵的笔名,绞尽脑汁没有想到一个满意的名字,只怪自己才疏学浅,连给自己起个满意的名字都费劲,也怪自己有点完美主义,总想找到一个最最契合自己的名字,最终无果,便取了自己真名里的“娜”字,这个名字是父母给的,虽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据说是当初按照笔画数来找的字,于是就索性叫娜娜了,简单好记,没有任何涵义。

有一次书友们说起自己笔名的涵义来源时,我不禁黯然,我这名字太普通了,这时有个书友说:邓小平的名字还更普通呢!哈哈哈,我一下子就释怀了。

我从小到大的生活是比较顺畅和平淡的,求学路上也是一帆风顺,在倡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涯都不怕的年代里,喜好文科的我没有自己的坚持,选读了理科,虽然与志向背道而驰,但的确如大人所言,我所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在就业市场非常受欢迎,更是赶上了通信行业高速发展的那几年。但是呢,那些年也只是机械地上班下班,很少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做了母亲后更是如此,一直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我给孩子买了几千本书,自己却很少读书,少时的爱好和志向渐行渐远。

直到去年我开始正儿八经地为自己买书和读书时,我慢慢又找回了自己的所爱,每当读书时,内心就无比地充实和安静,我也尝试想写点什么,但作为一个不读书的,没有什么丰富阅历的理工女,着实有点困难。

而且觉得这几年自己的思维也很局限,所以我首先是让自己读了一些工具书,从底层逻辑和认知上对自己做一个全新的构建,然后才是去读一些文学书。在读工具书也就是致用类书籍时,我茅塞顿开,深刻领悟到读书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通过《认知觉醒》,我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对一件事情不能保有持久行动的耐心。因为我缺乏一个长远的、清晰的目标,我对自身的定位一直处于模糊的状态,每天疲惫地奔跑,却忘了奔跑的目的。所以我首先需要确定一个清晰的成长目标,并且要把目标和过程细化、具体化。

通过《美好人生运营指南》提供的六个问题,我梳理了自己这些年的点点滴滴,终于找到了人生真正的热爱和使命。我曾为了寻找这份热爱,跋山涉水,兜兜转转,谁曾想它藏在内心最深的角落。我将很多细碎的过往像串风铃一般的串在一起,原来我断断续续,虽未坚持却从未割舍的东西,其实是写读书和写作。否则我就不会一入大学就应聘进了校报,不会很早就开了公众号,荒芜多年又重新拾起,不会多年前就注册了简书,可惜没有坚持写。

通过《费曼学习法》,我学会了如何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如何科学有效地学习,如何以教促学。

通过《这样读书就够了》,我彻底解决了没时间读书、读完就忘、读书无用的痛点。无关联不学习,想要阅读改变人生,就必须将学到的知识或观点与自我生活经验形成关联,并规划行动和改变,其实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为我之后的阅读奠定了一个强有力的方法根基。

通过《刻意练习》,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有效练习真正掌握某项技能,明确了导师的重要性和反馈的必要性。

通过《微习惯》,我建立了每日微习惯清单,亲身见证了日积月累的力量。

通过《好好学习》,我明白了经验总结和反思复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

通过《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我学会了如何提高思考的深度。

而前面的读书经历也只是去年年底才开启,半年的时间而已。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感谢遇见齐老师,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开始重新打理自己的公众号,自己的公众号就是一张名片,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Q-2:可以谈谈你是怎样开启你书评之路的吗?期间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或印象深刻的事情?

lena:是一个机缘巧合,在简书上认识了齐老师,开始学习写书评。

所谓困难就是前期很难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常常为了一个切入点抓耳挠腮,还是跟自身的阅读积累和人生阅历有关,有时有了好的观点,又觉得很难写出来内心所想,一句话就是要多读多思考。

Q-3:你看的每一本书都会写书评吗?你最满意你写过的哪一篇?为什么?你是怎样挑书的?

lena:不是每本都写,大多会写,写完后会有内化了的感觉。

硬要挑个最满意的,可能是《月亮与六便士》,还有《许三观卖血记》,其中后一篇有幸被伯乐推荐上榜。

Q-4:目前为止,你的书单里,有哪一本是最想推荐给读者的?为什么?

lena:《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可以帮助我们从慵懒混沌的生活状态中寻找到积极的意义,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学会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Q-5:我发现【娜娜】是从去年年底开始更文的,频率最高的一个月写了7、8篇书评,你是怎么保持高效阅读的呢?有没有可以分享的秘技?

lena:那样的高频可能也就那个月,是为了打卡,感觉挺累的,我还是喜欢自由随性些,后来就越来越懒了,没有刻意地追求数量,比较随心,也比较接纳自己这种状态,不争朝夕。

Q-6:我看到你说佛系更文也涨了600粉了,所以做书评公众号对于你来说是简单的吗?有没有总结出一些关于涨粉的经验?可以分享给我们吗?

lena:没有功利心,随性而为,所以不觉得做公众号有什么难,你如果说要大量涨粉,要流量,要变现,那恐怕就难了。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很忙,真正能静下心来去读公号文的人越来越少,何况我这种素人小白。所以放平心态很重要。

写书评的过程中会考虑到利他,希望有人碰巧看了我的书评后能够有所收获,能够跳出这本书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或者拓展开来的东西。有时候真的就做到了,有读者觉得:哇原来如此,我自己也觉得有用,觉得斩获了新知,那真是很开心的事。

Q-7:对【娜娜有书共读】这个公号有什么期待和计划?

lena:一直写下去,虽然不频繁,但是会坚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一些小反馈:

回看娜娜的自我介绍,我想做出一些反馈。

娜娜的自我介绍可以看做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自我成长书单呢!我们可以看到娜娜建立的自己的目标和学习方向,每本书都有一定递进关系,非常值得学习和推荐。我先默默收藏了。

关于个人认知和成长的提升,先去看看娜娜看过的那些书就已经很丰富了,也有利于我们寻找个人成长反方向呢!

我非常佩服娜娜的思考力和执行力,这想必娜娜的“理科思维”也有一定关系。我一直自古文理不该分家,理性相关工作的人,如果身上有些文科的感性和艺术性,肯定能让人耳目一新。相反的,从事文科艺术类职业的人,也需要很多理性的判断和执行力。

从娜娜身上就可以看出,她既有理性的判断,又能写出深刻感性的文字。令人佩服,值得我好好研究和学习。

最后的最后

对于我来说,娜娜书评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娜娜在书评中这样这样介绍到,“蛤蟆经过心理咨询后,审视了自己的过往,开始接纳和承认曾经受到的伤害,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精神上找回了自我。”非常呼应主题——被苛责的童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为人父母,先是把自己装满,再去承载孩子。先做到自我接纳,才能做到接纳孩子,而孩子也会在父母的接纳中,与自己和解。

在采访中,我感受到娜娜在踏实践行这一点,先回归自我,向内探索,再怀抱“佛系更新”的心情,向外得到反馈。

相信笃定而优雅的娜娜女士,她的这份长期主义,也在影响着孩子、家人以及周围的朋友们。

我们会因为娜娜而深受鼓舞,希望我们都拥抱理性,又合理感性,在我们自己向往的道路上坚定又绵长的漫步。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课  第7篇(4003字)累计15854字

    相关美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