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的分享欲
不知道大家都是什么状态,反正我是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去年和今年的记录都是1条,半年前我把朋友圈关掉了,不刷朋友圈的日子,甚至也没觉得的哪里缺点什么。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互动中获得认可和肯定。人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文字、图片、影像,多多少少反映ta想努力向外展示的那部分自我。
不喜欢分享情绪的人,是对暴露自己的弱点害怕;
不分享自拍的人,是内心有自卑感;
问题不在于他们的生活是平淡还是多彩,有没有可以分享的内容,而在于他们的自我暴露欲低下。
分享是一个主动融入生活的动作。分享带来评价,评价可以让自己换一个角度去理解生活;分享带来的不只是自我内心的释放,也有互动中他人给予的社会交换。
不愿分享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可能很固执己见,可能被动,也可能对他们的防备心很强。逐渐丧失分享欲的过程,也是自我封锁的过程。
婚姻中的分享欲
如果是正常的社交距离的朋友、同事、合作伙伴,适当的分享会带来存在感,有利于关系的维持。
如果是婚姻关系呢?
以我和d来举例子吧,我们结婚有几年了,现在每天聊天都是一些稀松平常的事。对两个人意见不一致的事,我以前基本上也是避而不谈。慢慢地,他也开始不挑起话题了。
结局就是,我们都回避了那些导致冲突的事,互相觉得没话聊。只剩一堆鸡毛蒜皮,晚上吃米饭还是面条的事。
这让我更觉得他是个无聊的人,他应该也有同样感觉。实际上他的思想已经和别人分享,回来面对我他选择不说,因为我只会打击他。
瞧,这就是夫妻间逐渐丧失的分享欲,伴随着感情的消磨和转移。夫妻之间没有了共同语言,变成了纯粹的互相消耗。
自从知道他在外面跟别人谈恋爱以后,我开始报复性跟他强行分享观点。我发现我们也不是那么没话聊(笑),不然怎么走到一起的呢?可是,事已至此,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如果我们已经不共享一个世界,为何还要共享一个家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