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的夜空之上悬挂着一轮宛若银盘似的明月,于是就在这深邃、幽暗的湖面中就会显现一轮银盘皎洁的倩影。
空旷的森林之中,一场滂沱大雨刚刚“造访”,树枝上还在缓缓的滴着雨水,伴随着“滴,滴,滴”的声音全部都落在树下的一颗岩石上,于是就能看到在雨滴落下的地方岩石的表面上有一个小小的凹面,那便是岁月沉积所留下的见证。
寂静的山谷之中一条狭长而蜿蜒的小溪从山中缓缓驶过,“她”的所经之处有美丽的山丘、有茂密的丛林、有坚硬的礁石、险滩、更有一片一片繁花似锦的春天,但“她”却没有驻足停留,仿佛周围的一切与自己并无关系。当前方是礁石与险滩,“她”便低下了“头”,默默的从他们的脚下“走”过。当“身”后是五彩斑斓、夺目绚烂的美景,“她”也不曾有丝毫的留恋,“她”始终如一的坚守着自己的使命。于是,一条延绵不断的溪流就从陡峭的山谷崖壁之上涓涓流淌着,没有人知道“她”最终会去往何方,或许那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是“她”最终的“归宿”!
在五千多年的中国有一种文化叫“水文化”,水作为人类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重。特别是在中国文化中,从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到先秦时期的圣贤孔子所感叹道“逝者如斯”,都以水为载体。
在中国文人当中,对水有至高至美的诠释非老子莫属。《道德经》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我认为,老子所推崇之“善”,不只是教导人们要善行,而更是诠释一种稀缺的品质,如果只从字面理解就将“善”翻译为善行和善心,那无疑是望文生义。其实想要理解这句话,需要与书中的上下文结合。“上”指的是“最,至”;“善”是“好,高”的意思。因此“上善若水”说的是“人最高的品质,要像水一样”。因为水能够利于万物的生长,但是它却不与万物为争,众生喜爱的地方它不偏爱,众生厌恶的地方它都能够涉足。因此水本身更加接近于老子所谓的“道”。
水在人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同时又幻化无方,水无常势,水无常形,将水放在圆的器皿中它会成圆形,放入方型的器皿中它又呈现方型。同时水为世间至柔之物,能够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水性绵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完美的人格也应该具有水这种心态与行为,我想老子所说的道亦如此。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数滴水可以汇成那山涧里涓涓始流的溪水。我们便是这条漫长而绵延的小溪中一滴水,一份子,无时无刻跟随着宿命的牵引在永不停息的流动着。我们也可以像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拥有这水一般的品质,但实际行动却不尽然。一路流走,对于繁花似锦的“美景”我们总是驻足留恋不愿离去;对于纵横交错的“险境”我们总是本能的厌弃,另辟佳境;对于那些美丽的“花朵”,我们总是在纷争想据为己有;而对于一路上划破自己手指的“荆棘”却心生懊恼。此时的我们内心有太多的执着与分别,使得我们已经看不清前路了,这时便开始感到迷茫与困惑。
《心经》中有四个字给我的记忆最为深刻,就是“心无罣碍”,“心无罣碍”我想这是每一个修行之人都想做到的吧,但这并非易事。当内心中不受物欲牵挂妨碍,便不会有怖畏与顾虑,可远离那些不安定、不真实的妄想,达到真正的解脱。用一个俗语形容就是“心如止水”(可能不是很准确)。当内心回到最原始的状态,我们便可感知万物一切,就会发现一切本就是原来的模样,一切都是明明了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不过我们被自己的种种妄想与执着所蒙蔽看不清楚罢了。
“大道至简“,当世间每一个人都回归本心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自然而然的更加美好,所以老子说过:“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我想,这就是老子最想表达的治国思想吧……!
(于辛丑年腊月初一午后随笔)
——随笔集《幽谷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