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病毒的进一步流行,很多人正在经历新的困难与悲伤。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表明,这将会伴随抑郁症和精神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5亿人患抑郁症,中国已确诊抑郁症患者超过5000万。在国内,《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也显示,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也就是说,几乎每5个中国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患上抑郁症。
许多已经处于抑郁风险中的人不仅会面临更多的困境,而且必须在孤立的环境中面对。甚至抑郁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络流行词:“我网抑云了”,“我颓了”“我傻了”,我emo了...在抑郁症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我们应该是用对待“普通感冒”淡化他,还是用“人类杀手”污名化它?《抑郁帝国》这本书让我们从不同的维度去了解抑郁症。
抑郁症:从来不是现代人的专属
抑郁症这一名词虽然历史短暂,却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虽然它是20世纪中叶才被命名为“抑郁症”,但是它作为“忧郁症”却又古老的历史。屈原被流放后“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心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屈原投江难道不是遭受挫折后抑郁所致的自杀吗?《管子·业内》解释了忧郁的原因是“慢易生忧,暴傲生怨,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
对抑郁症的理解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变化。在古代,更多的是用忧郁症来指代类似的情绪。那时,“体液”被用于解释忧郁症。在体液理论下,忧郁症被认为是黑胆汁过多引起的,与体液的干燥、寒冷有关。在现代精神分析的观点中,抑郁症的原因来自内疚,即原本对他人的愤怒或者指责等感受指向了自我,抑郁症就是一种愤怒转向了内部。早期的精神分析强调自我攻击与内疚导致了愤怒转向内部,而之后精神分析开始强调无助、嫉妒与愤怒内指的关系。直至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物学快速发展,精神分析的解释开始面临严峻挑战,“递质失衡”假说逐渐用于解释抑郁症:比如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下降,这些激素的分泌与人的快感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旦分泌不足,就会产生情绪低落、缺乏动力、抑郁等表现,而分泌过剩则会出现过度亢奋的表现。
抑郁症的自我诊断
抑郁症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境低落:心情低落、不开心、提不起兴趣,为小事无端地感到苦闷、愁眉不展。
意志活动减退:没有动力,不思进取,对以往的爱好、嗜好及日常活动都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
精力不足:感到疲乏,精力不充沛,做事力不从心,生活变得懒散,不修边幅,社交活动减少。
睡眠改变:大部分病人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很浅、噩梦、失眠,更严重的是早醒,3-4点钟醒了再不能入睡。
自我评价降低: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感到自卑,经常自责,对过去总是悔恨,对未来失去自信。
思维迟缓:感觉脑子变的很迟钝转不动,思维反应变得迟钝,
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常丢三落四,遇事难以决断。
悲观厌世:非常危险的是情绪悲观,有想死的念头。
脾气性格改变:善感多疑,脾气变坏,急躁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经常莫明其妙地感到心慌,惴惴不安。
躯体症状:经常厌食、恶心、腹胀或腹泻,或出现胃痛等症状,有的病人无明显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检查时又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总是怀疑自己有大病,虽然不断进行各种检查,但仍难释其疑。自感头痛、腰痛、身痛,而又查不出器质性的病因。
如何面对抑郁
在抑郁症发展成“真正医学问题”的时代,如何正确面对抑郁可能是我们需要真正面对的问题:纵使你没有面临抑郁症的困扰。面对抑郁,千万不要给自己制订一些很难达到的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担任一大堆职务,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其次,对于抑郁症的症状还是需要患者,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自己独来独往。
写在最后
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走马观花的看完书中的观点,而是客观冷静的分析书中的价值观以及书中的内容对我们有何影响。《抑郁帝国》从不同维度着重向我们介绍抑郁症的发展史以及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如何面对抑郁症。愿我们每个人在“乍暖还寒时候”感受到的不是“逢秋悲寂寥”,而是感受到“秋日胜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