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经常会遇见不知写什么,或者没有内容可写。这是因为自己读的书太少,没有灵感,或者没有素材。更或是提炼不出可写的素材。
这时,就要告诫自己,不要在乎每天必须写点什么,而是要关注每天写的文字是否拿得出手,对自己是否有意义,帮助自己进步了吗?告诫自己,读书也是在进步,书读多了,脑子里可以写的材料就多了,素材一多,就可以举一反三,写的东西自然就多了。
读书需要思想集中,需要用智慧和人生经历去读懂书里的意思,需要坚持,不能读几页读不下去就不读了,需要笔记,划重点,更需要反复读,经过了这几个阶段,一本书在自己的手里才算是初步读完。
接下来就要整理笔记了。一是金句摘抄。每一本书里,都有自己喜欢的金句,将这些金句抄录下来,标好题目,等于是温习了一遍书中精华;第二是记录作者: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创作风格,可以将作者写过的书名摘录,列出,以便今后调取翻阅。这样做的好处是形成系列,方便归类阅取;再次是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因为每一次看,体会都是不同的, 有的侧重故事情节,有的擅长遣词造句,有的外化景物和人物等,通过每一次看书的体会,记录下自己的阅读轨迹。
做完笔记的同时,也需要在书上标好记号,为精读打下基础。什么时候开始精读呢?多数时候是碰到问题了。例如:描写虚无的意象时,描写人的情绪时,刻画人物内心时,作者都是怎么写的,可以先模仿着来,看得多了,写得多了,最后会变成自己的写作技巧。
比如: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就是通过梦境写现实,通过柳树,驿站,断桥,医院这些虚虚实实的景物,烘托作者当时的心境,很轻易地把读者带进了景物中,一起悲伤,一同感知家人的不可分割的感情和对家人的思念;
比如:描写人物外表和心理时,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对小兽物翠翠的描写,最难写,写得又最成功。新奇。传神的俗语和接近生活的口语,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描写翠翠的外形时,作者用“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碧玉般的眸子;碧溪瞭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绝不世故的赤心。”一个立体,生动,活泼的女孩形象跃然纸上,而且恰到好处地把湘西的地貌和风水也给赞了。
再比如,描写古诗借雨抒怀的句子:《春夜喜雨》唐朝·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诗人将春雨写得有情有致,善解人意,喜悦之情形于笔端。诗人的想象,极大地拓展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维空间,使得诗意更深一层,喜悦之情也不言自明。
当学完这些精锻后,试着在自己的文字里写。每天坚持,我发现自己的阅读手势越来越熟练了,笔记也记得更完整了,字体也越来越端正了,思想也更容易集中了,也就更享受阅读的乐趣了。
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长期作业实在是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其实,人们无论到哪个年龄,都会对自己有新的发现。通过坚持阅读,我感到自己曾经理想中的好的生活,一定是与数字,职位,成绩,名次之类的东西密切相关,现在却发现幸福是饱含于行动中的流动的东西。比如阅读,写作,烹饪,旅游等。
阅读让我了解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下力气做好。如果半心半意,以失败告终,懊悔之情恐怕久久不会离去。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睁大的双眼,什么也看不见。
当我通过阅读读懂一些事情以后,眼前的风景已然和以前不一样了。
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实的,美的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鼓舞人生奋斗,向阳的力量。其实,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