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先师
论语·学而篇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
1.道:通“导”,引导之意。此处译为治理。千乘(shèng)之国: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春秋时期,打仗用兵车,故车辆数目的多少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弱。千乘之国,即代指大国。包咸说:千乘之国者,百里之国也。
2.敬事:“敬”是指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即今人所说的敬业。
3.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
4.节用:节约用度。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里是说役使百姓要按照农时,即不要误了耕作与收获。
【释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国,应该恭敬从事,诚信无欺,节约用度,并且爱护百姓,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解读】
儒家强调以礼治国。孔子这句话,意在告诉大家从政应该遵循的三大原则。对于一个执政者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才能让下属心甘情愿地跟着自己,在本章中都有提及。而且,这几个观点全都围绕着同一个对象,那就是“人”。只要执政者以“人”为本,有效团结和控制社会或组织中的人员,那他就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即便是现今,他所提出的这种管理原则依然适用。具体说来,孔子在此提出的是从政应遵循的三大原则。
一是“敬事而信”,这是从政应有的态度。可以将其拆成“敬事”和“而信”两部分理解,先来看看“敬事”。敬事,按照现代话来说就是敬业,小心谨慎地处理自己负责的事情。若想争取下属或民众的信任,最重要的是信守诺言,及时兑现诺言。
二是“节用而爱人”,这是从政者应该掌握的治理方法。若是按照孔子的本意,“节用”就是指一国之君应当节约财政开支,不要乱搞铺张浪费。否则的话,一旦有外敌入侵,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三是“使民以时”,这是从政者必知的基本要求。这个“时”并不同于时间的时,你可以将它理解成恰当的时机,也可以理解成恰当的做法。作为领导者,在用人的时候,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用什么人才是最合适的。历史上,秦始皇连年征用农民修长城、造陵寝、盖阿房宫,致使农民们田园荒芜,难以为生,除了造反,实在别无他法,所以秦王朝初建时有多么气势磅礴,崩塌就有多么惊心动魄。
不可一世的秦王朝,迅速走向灭亡,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苛刑峻法不知爱民,二是大兴土木苛捐杂税导致民不聊生。可叹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没有好好听听孔子的学说,真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