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手机上放邓丽君的《甜蜜蜜》
我那个16岁的室友:
“阿威老师,这个是啥歌啊,
我小的时候在我舅姥爷的收音机里经常听”
“上海滩”
我头也不抬的敷衍道。
“嗷嗷,讲的是发生在上海的爱情故事吗?”
“是的,没错”
今天偶然又听到了这首歌,
转过头来问他:
“舅姥爷身体还好吗?”
“姥爷去世快七年了”
室友说
“我到现在依然可以很清晰地想起最后一次见他的场景。”
那个世界上最疼我的小老头安静的躺在那里,(因为从小是舅姥爷带大的)我却不敢过去。因为他们说如果眼泪落在逝去的人身上,老人会走得不安心。
“我只能隔着一尺的距离跟他告别。可他明明前不久才答应过我,要等着我给他带新衣服回去。”
朋友说:
“我以前很怕走夜路,总是觉得后面好像有人在追我,但是爷爷去世以后,我就没那么怕了,我觉得他一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着我,我甚至期待他是否在某个角落偷偷看着我,陪我度过那些难熬的瞬间。
要如何跟自己解释“一个人永远地消失在你的生命里”这件事呢?
因为内存不够的缘故,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清理相册。
有一个视频保存了很久,一直舍不得删。
是朴树在一个节目现场的录制片段。
他一身朴素,站在麦克风前演唱《送别》。
演唱时,他几度哽咽,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唱到“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这一句,他已经失控,直接泣不成声。
第一次看到这个视频时,我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有很多人,离开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送别》背后的故事是小学语文老师告诉我们的:
有年冬天,大雪纷飞,好友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和叶子小姐,说:
“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
说完,挥泪而别。
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仿佛也没听见。
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便含泪写下: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我偶尔会在黄昏的时候想起那堂语文课。
年轻的语文老师在讲台前意气风发。
他激动地同我们回忆时光,聊李敖,聊李叔同。
后半堂课,他问有没有哪位同学会唱《送别》。
坐在角落的高个子女生踊跃举手,站起来一句一句地教我们。
快下课的时候,夕阳光线斜斜地穿进教室。
我们望着黑板上的歌词,认真地唱道: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后来我和同学们的故事就是“各自奔天涯”。
也许从我记事的那一刻起,“送别”就成了生命中永恒的难题。
最后。
有人说:“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
我想,我可能这辈子都无法正视人世间的别离。
无论是谁来过一场,总能在我的心里留下一个烙印。
即使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迎来送往。
只是,下一次,我希望我能好好地跟他们说一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