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我们都不陌生,但是它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今天我想通过我崇拜的一位古人来找到问题的答案。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这个人带着他的兄弟藏到了《曹刿论战》的这句话中,大家找找看。
生(1、2、3、4.......):苏轼、苏辙。
没错,他们是北宋时期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苏轼的人生轨迹中与“路”与“书”给他带来的影响。
大家还记得“轼”是指什么吗?
生(1、2、3......):古代战车上的横梁。
我们都知道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么有才气的人为何会给儿子在名字中取这么粗浅的字呢?
生1:我觉得是因为“轼”在战车上非常重要。人要站稳,必须依靠这根横梁。苏洵应该是想让苏轼成为国家的顶梁柱,不可或缺。
没错。那苏轼后来到底有没有成为父亲期待中的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以这个话题开始我们的学习。(板书)
你对苏轼有什么样的了解?
生:他总是被贬,走了很多地方。
对,我们简单梳理一下他的人生轨迹便可知道他这一生大多在迁徙中度过。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两张概括了他出行轨迹的图。从他的足迹来看,遍布整个北宋,他想必是最了解北宋的人了。(板书)
通过百度地图,了解到从眉州到开封有1300多公里,你有办法估算出这张地图上苏轼足迹的总长度吗?
生2:我会。只要先计算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就行。
那你有什么办法算比例尺?
生3:测量长度。比例尺就是测量长度比实际距离。
那我们试试,我请同学到讲台上操作,其他同学在学案上操作。
(统计结果)
(现场连线地理老师,公布结果)我数学不太好,所以我找了一个比我更专业的地理老师来解答这个问题。我们看看他有结果了吗。
(你们佘老师真是为难我。通过计算,我最终算出的比例尺是 ,苏轼一生走了 千米,相当于 里,的确令人佩服。)
好的,我们用掌声感谢董老师的解答。
苏轼远远不止行万里路,而且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很多诗作,我们最熟悉的地点应该算是密州了。那我们看看在密州的苏轼有没有达到父亲的期望,我们来回顾这首词。
生4:《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首词中,“倾城随太守”可以看出两点,第一,苏轼政绩卓越,(为什么呢?)第二,民心所向。(板书)
生5:他有坚定的报国志向。“鬓微霜,又何妨?”还运用典故表达自己想为国家解除忧患的志向。(板书)
的确,苏轼在密州的这几年,他有坚定的人生理想,也有满腔的工作热情。那我们看到这年中秋他写的另一首词,兴许还能发现点什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首经典的作品。
生6:这首词表达的是对弟弟的思念,我觉得他们两兄弟的感情很好。
有没有更好的词语?(板书)
苏轼此时与弟弟苏辙已经分别7年之久,中秋团圆之际,更是想念这位至亲。幸运的是,不久之后,他见到了弟弟。但不幸的是,4年后,他因为一封谢恩表,被贬黄州。他的政治生涯中,一直在反对王安石变法。这是1079年,苏东坡由徐州贬调湖州,按例要写一封谢恩表,感谢皇帝赐官。但是御史台有人想趁机扳倒苏东坡,抓住了谢恩表中的一句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一词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辈。于是,苏东坡被迫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在狱中被关押了4个多月,最终是太后去世,大赦天下,才得以出狱,被贬黄州。
在黄州他写了另外三篇词、文。请大家在学案上适当批注,看看在困境之中苏轼还能达到父亲的要求吗?
(批注5分钟,各自选择一首,小组再统一。)
《定风波》这首词是苏轼路中遇雨所作,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卜算子》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记承天寺夜游》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他壮志难酬却能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板书)
在黄州的日子只是他悲苦的开始,随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他曾被召回京,又屡遭贬谪,如中国南端的惠州、儋州,这里是他待过最艰苦的地方。可是在去世前他用了这样一首诗概括自己的一生。这种乐观、自我解嘲的豁达乐观不得不让我们佩服。
我们确实可以说,苏轼,成“轼”有余。
在读苏东坡的生平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结合我们这节课的内容,你能不能说说?
生:他的内心单纯,有坚定的理想;
生:他创作诗、词、文无数,借助文字排遣情绪;
生:他与大自然打交道,打猎,耕种;
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乌台诗案后,王巩获罪最重,被贬到偏远的西南。苏轼很有负罪感,得知王巩通过看书得到心灵解脱,终于也放心了。苏轼自己也是如此,他年少就曾抄写《史记》、《汉书》三遍。他也是个爱书之人。其实诗词文也好,大自然也好,都与这8个字有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苏轼离我们有上千年的距离,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像他一样的人并不少。明代徐霞客从22岁起,三十多年间游历了山东、山西、河南、广东、湖南、湖北等19个省,写成了《徐霞客游记》,清末、民国时期鲁迅在书中沉淀内心,当代作家史铁生在轮椅上也没有放弃阅读、放弃生命,他们的沉稳、乐观、坚毅多半来自于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生:XXX。虽然他时不时就被批评,但他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我猜这跟他读过很多书有关系。
哦,这样一说,好像还真是这样。
生:余老师,她很优雅从容,遇事总是不慌不忙。她以前教我们语文的时候,说过她每年都会去一个地方旅行。
生:余老师也经常读书。
这就是读书、旅行的魅力,余老师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前辈。那我给你们这组留个任务,去采访余老师。
作业布置:请你以身边的家长、老师、同学为例,设计问题,以采访的形式了解ta与“书”、“路”的不解之缘,利用假期形成一篇新闻报道(文章/视频均可)。
同学们,苏轼很伟大,但他不是神,他就是一个凡人。只不过在他坎坷的一生中,一路行走、一路阅读让他成为了我们心中的神。读书荡涤我们的心灵,旅行强健我们的身体,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心灵、身体,总有一个走在成就自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