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眼前之物
意象就是意义,和时空无关
一定要写,得知道纸上的芜湖不是地理芜湖,纸上的春天是任何一个时间。
写的时候,尽量不要有“我老公我孩子”,疫情,咱们小区,这些都是干扰,将我们拉到对象那里(眼前之物)。
卡夫卡不是小职员,国家保险公司总经理助理。我还干不上呢。 佩索阿也不是自闭症,他当时地位和贾平凹差不多。 作品的时空和现实时空无关,此时间是到时,也就是时候到了,不是时间的时间。
举个例子,你考上大学了。不是九月拿到通知书那天。而是“你考上了”,这个意义,叫“到时候了”
否则九月一号是无意义的,空的
啥事没有的时间,不是真时间。
这叫无意义
昨天八点,你出门上班。那么上班是“到时候了”
你完全无感,八点是什么呢?什么都不是
同样,空间也如此。
不是因为八点你上班,而是你上班,八点才有意义(换句话说,钟表的八点不重要了)
这个意义是聚集来的。首先你工作了,得守时,否则会开除。
否则八点去上班,那就很傻了嘛。没人要你上班,干嘛去啊,又没工资。
总是有点什么事才会看钟表,哪怕是因为无聊
至少得有块表吧?这都是意义聚集
总之它是有点事情(意义),然后才有时间(可有可无)
时间性不是钟表时间,它和意义紧紧相连。
也就是意义,在我们这里叫意象。(因为意义很容易理解为价值等,也容易脱离象)
比如我们说“努力”,这是意义,但是会空(概念)
其实任何一个努力都是有象的,比如搬砖,写字。
这也是教育孩子难的原因,大人说的是概念,孩子得不到象,理解不了
比如说考不上大学就要扫马路。大学和扫马路,孩子都无法理解,没有经验到嘛(或者很表象)。
让他下地割稻子一天,他就知道了
写作也如此,总是抒情剧透说教,无象,当然触动不了人,自己也无感。
事情,情节也写了一堆,可是无象。
柏拉图的理念,也翻译为概念,相。其实翻译不准确,其实就是“象”,也就是本质。
所有的桌子有个“象”,才叫桌子。
象是本质。柏拉图的理解,
到亚里士多德那里,理解为形式。
越变越远了
其实“存在”就是“存在象”。
概念化之后,几乎无法理解了